【越调】凭阑人(髻拥春云松玉钗)

        

徐再思

        

春情

        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海棠开未开, 粉郎来未来?
        【鉴赏】中国古代写才子佳人互相 倾慕、私约相许的作品不胜枚举。徐再 思的这首散曲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 上,写出了自己的新意。
        前两句“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 山羞镜台”疑是化用花间鼻祖温庭筠 《菩萨蛮》中的词句:“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相对温庭筠的词作, 此曲中的女主人公情态更为丰富,心理 更为微妙。“髻拥春云”句写女子春睡 乍醒,秀发散乱,髻偏钗松,需要梳理。 “髻”即云髻,是古代女子绾的很高的一种发式。中国古典诗词曲作描写 女子的美貌,几乎总是先从头发开始写起,这似乎已成了惯例。如前面所 举的温庭筠《菩萨蛮》就是如此,李煜《捣练子》词中亦有“云鬓乱,晚妆残” 之句。《西厢记·闹简》一折也描写了莺莺“晚妆残,乌云亸”的娇媚情态。 徐再思此两句的用意与上述词曲相近,女子的慵懒娇憨栩栩如生,如在目 前,惹人怜爱。“秋山”也作“春山”,有时还称作“眉黛”、“眉山”。“小山”两 字源出《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从此,小 山变成了眉的代称。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其二便是小山眉。“眉淡秋 山羞镜台”是说早晨起来,眉黛淡去,女主人公要重新画眉了,因髻松眉 淡,故揽镜而羞。此句言简意丰,引人遐想。
        后两句“海棠开未开,粉郎来未来”,通俗易懂,如话家常。曲中女子 似在问人,又像自问:“海棠花开了吗? 我的心上人来了吗?”前一句容易 让人联想起李清照的名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如梦令》)。这 种对花的关心与呵护,实是对青春和爱情的珍爱与渴望。古人有以花比 拟容颜的习惯,花盛象征着青春貌美和甜蜜爱情,花衰象征着年华老去和 恩情不在,花如人,人亦如花。“粉郎”是“傅粉何郎”的简称。三国时何晏 美姿仪,面白如傅粉。后代因以粉郎代指美男子,这里用以代指女子的心 上人。情人眼里出西施,由此可见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恋之深。
        小令撷取女子与情郎相约见面之前的几个动作,就活脱脱地将女子 昨夜残妆犹在、娇媚慵懒的情态以及微妙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地刻画出 来。一个美丽痴情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曲作语言清新自然,不加雕饰,前两句求典雅,后两句求通俗,四句一气呵成,珠联璧合,从而 使全曲雅俗共赏,别具一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5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白《奔亡道中五首之三》原文、注释和鉴赏

    谈笑三军却(2),交游七贵疏(3)。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4)。   【注释】 (1)这是组诗《奔亡道中五首》之第三首。 (2)“谈笑”句:为…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0
  • 虞孚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虞孚   刘基   虞孚问治生于计然先生,得种漆之术。三年,树成而割之,得漆数百斛,将载而鬻诸吴。其妻之兄谓之曰:“吾尝于吴商,知吴人尚饰,多漆工。漆于吴为上货。…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 《大热五首(其一)》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 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 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 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 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 安坐吾敢食? 古代诗歌中,描写酷热炎蒸的诗不少…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481
  • “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这两句写秋日泛溪之所见所闻——秋水寒凉,清澈透底,深可见石;到晚来,万籁俱寂,静闻松涛之声,别有一番情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2
  • 《宋史•汪若海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会金人侵扰,朝廷下诏求知兵者,若海应诏。时已割河北地。其年冬,再犯京师,若海谓:“河北国家重地,当用河北以揽天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4
  • “武王克殷”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武王⑴克殷⑵,召太公⑶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⑷?”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⑸;憎其人者,恶⑹其余胥⑺。咸刘厥⑻敌,使靡⑼有余,何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