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老苍龙)

        

徐再思

        

观音山眠松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 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 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鉴赏】此曲题中的观音山疑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这首咏物小 令以一棵饱受沧桑、以风月为伴的老松为喻,来赞赏隐逸高洁的志向,表 现了作者隐退避世的思想以及淡泊名利的情怀。
        开头以“老苍龙”作比,写出了松树的古老与苍劲,并展现出了其内在 的生命力。把松柏比作“苍龙”,在前人的诗中亦常见到,如李山甫《松》: “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苏轼《柏石图》:“苍龙转玉骨,黑虎 抱金柅”等,都突出了松树的非凡之质。“避乖高卧此山中”一句,写松树 与世忤离,为避乱世,故远离红尘高卧于此山之中,突出了松树的形态与 处所。“高卧”,不仅紧扣“眠松”之卧态,切合蛰龙冬卧的特征,这种形态 更能令人联想到躲避世间纷扰的隐士,喻指隐者自甘淡泊、自求高洁的情 怀,从而巧妙地把全篇的题旨引向对隐士的礼赞。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典出于《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写松树凌霜耐寒的特性,比喻隐士视高官俸禄为粪土的操守与情怀。“翠 蜿蜒”指缠绕在松树上的翠藤。“翠蜿蜒俯仰相从”,绘出了老松郁郁青 青、或俯或仰的姿态,也隐喻了隐逸之士与世逶迤、随时俯仰的处世智慧, 显得含蓄有味。
        “秦皇旧日封”三句,用了三个与松有关的典故。《史记·秦始皇本 纪》记载:“二十八年,乃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 封其树为五大夫”;“靖节”指陶渊明,其《归去来兮辞》有云:“三径就荒,松 菊犹存”;丁固,三国吴人,《吴书》载:丁固为尚书时,曾梦松树生其腹上, 对人说:“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来果然位至三公。这 三句用排列的方式,夸写出老松不凡的身世,渲染了苍松的古老与神秘。 末两句“半溪明月,一枕清风”描绘出了苍松所处的幽静,月照半溪、风生 万壑,意境高雅,韵味深隽,凡人身处此境,想必也会心宁神释,与万物合 一了吧。
        松是高洁、坚贞的象征,自古咏松之诗难以数计。此曲句句写松,却 句句拟人,善于联想,长于烘托,语言清丽而含蓄凝练,不仅借松树来赞扬 情操高尚的隐士,更是寄托了作者自己退隐避世的人生理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5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孝丐》文言文翻译

    《孝丐》文言文翻译   孝丐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直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 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2
  •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1
  • 《新唐书•高崇文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7
  • 《自知之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96
  • 《东坡全集・叶嘉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46
  • 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论语

    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论语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子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