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注释】

长淮:淮河。当时为宋金东部分界线。

莽然:草木丛生貌。

征尘:路上的尘土。

销凝:忧思、伤神。

当年事:指靖康间金兵南侵灭北宋事。

殆:大概、也许。

洙泗:古代鲁国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流经曲阜。此处代指中原地区。

弦歌:弹琴唱歌,此指礼乐教化。

膻腥:牛羊的气味。借指金兵。

毡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大多住毡帐,故称其所居为毡乡。

区脱:胡人用来侦察的土室,这里指金兵的哨所。

名王:古代少数民族对贵族头领的称呼。

宵猎:夜间打猎。

空埃豪:白白积满尘埃,被虫蛀蚀。此指闲置不用。

岁将零:一年将尽。

神京:此指北宋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

干羽:古代一种舞具。传说禹曾舞干羽使苗族部落降服。

怀远:以文德怀柔远人。这里暗讽南宋放弃抗金而与金人讲和。

冠盖使:穿官服乘马车的使臣。此指去金求和的使臣。

驰骛:奔走。

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以为情。

中原遗老:中原沦陷区的百姓。

翠葆霓旌:指皇帝的车驾。翠葆,用翠羽装饰的车盖。霓旌,绘有云霓的彩旗。

填膺:塞满胸怀。

【鉴赏】

此词大概作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其时张孝祥任建康留守,对南宋屈辱求和、偷安江隅极为愤慨,在一次宴会上写下了这首慷慨悲壮的名篇。

上阕写前线宋金对峙的严峻态势,着重写沦陷区的凄凉景象,令人气沮。“长淮”首二句,从望远生愁落笔,起势苍莽,笼罩全篇。伫立在淮河岸边极目望远,关塞上荒原空阔,野草丛茂。接着“征尘暗”三句,承上写景,勾勒出一幅荒凉肃杀的秋日画景。征途上弥漫着灰暗的尘土,寒冷的秋风在劲吹,边塞上静寂悄然。接着“黯销凝”四句点出靖康之变:我凝神伫望,心情黯淡,追想当年的中原沧陷,恐怕是天意运数,并非人力可以扭转。这里“殆”、“非”二字摇曳生姿。“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洙水、泗水,流经山东曲阜,指孔子的故乡,这里借指文化发达地区、中原一带。这几句的意思是:中原之地,弦歌交响的礼乐之邦,如今成了金兵的天下。“膻腥”二字写出被金兵践踏圣地之耻。“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隔河相望的是敌军的毡帐,在黄昏落日,牛羊往返之下,到处是敌军的前哨据点。“看名王宵猎”四句是说,看金兵的头领夜间出猎,骑兵手持火把照亮了整片平川,胡笳鼓角发出悲壮的声音,令人胆战心寒。这几句,作者从不同侧面,把骄纵猖狂的敌势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震惊。

下阕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强烈地谴责了统治者偷安误国的罪行。头四句慷慨陈词,极写箭、剑成废物,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我腰间弓箭,匣中宝剑,白白被虫蛀尘染,满怀壮志竟不得施展。一个“空”字,倾注了词人心中无比的愤慨。“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时光轻易流失,壮心徒自雄健,一年将尽,光复汴京的希望更加渺远。这里,“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接着“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三句,借用典故影射朝廷,笔锋直指朝廷正在进行的和议:朝廷正推行着所谓的“怀柔政策”,暂且使边境的烽烟宁静,敌我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求和的使臣们纷纷地奔走敌我之间,实在让人羞愧难当。“闻道中原遗老”三句转写沦陷区遗民的痛苦渴望,反衬朝廷弃民之罪。听说中原的老百姓,常常南望朝廷,盼望有一天皇帝会驾御归来。所见所闻,作者情不自禁,“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使得行人来到此地,一腔忠愤,怒气填膺,热泪止不住倾洒前胸。以情收结,忠义奋发,悲壮淋漓。

全词感愤时事,即席赋词,慷慨悲壮,不仅思想内容深刻,而且艺术成就也很高,系千古名篇。作者多用三言、四言短句,构成激越紧张的繁音促节,声情激壮;其次,词语委婉含蓄,讽刺有力,情景交融,创造出一种悲凉气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个步骤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个步骤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8
  • 《荆茅》“楚诸生荆茅,字贡苞,训蒙为业”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荆茅 楚诸生荆茅,字贡苞,训蒙为业。在前明嘉靖间,是邑大旱,赤地数百里,人心惶惶。有司靖尽求雨之法,不得;乃示召能致甘霖者,酬百金。向无此例,所以市里喧传。荆知之,与其妻戏述,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3
  • 苏教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苏教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苏教九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3
  •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进士甲科,调兖州推官。韩琦上其文,召试秘阁校理、知太常礼院。英宗之丧,论宗室不当嫁娶,与时相忤,通判峡州,知池州,复还太常礼院,历开封府判官。 熙宁、元丰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 水龙吟·落花飞絮茫

    朝代:清代 作者:文廷式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我是…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582
  • 《明史•徐光启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