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杨 果

        

采莲女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 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 泪痕多。
        【鉴赏】本曲为【阳春白雪】原八首组曲的第二首。这首小令借对江 南风光的描绘,以清新婉曲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亡国哀思。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写江南采莲女子相互对歌,划着精 致的小船穿柳而过,实为和谐美好的江南风情。“不管鸳鸯梦惊破”,笔锋 一转,点破平静,悠扬的歌声虽然动听却惊醒了鸳鸯的好梦。沉浸在欢乐 之中的采莲女哪里注意到这些呢?作者看在眼里,触景生情,感慨遂深。 “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夜色如何呢?作者沉默无言,一个人缓步登 上江楼,有道是“独自莫凭栏”(李煜《浪淘沙》),否则定然满目伤怀。“伤 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南朝旧曲”本指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 后庭花》,向来被视作亡国之音,这里应指令人感伤的歌曲。“司马泪痕 多”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涕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白 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偶遇与自己遭遇相似的琵琶女,被她如泣如诉的琵琶 曲感染,垂泪不已。联系作者身世,他是由金入元的诗人,原为金哀宗朝 进士,金亡之后四年才出来做官。本就对故国怀有深情,而元初统治者对 汉族知识分子又多持压制歧视态度,作者寂寞飘零之感可想而知。伤感 的歌曲激化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不禁流下泪水。
        写采莲女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而作者却巧设立意。本曲的可贵 之处在于以写采莲女为发端,抒发自己感伤身世怀念故国之情。尤以第 三句,情感由平缓到突兀,可见其换气转变功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7
  •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朝代:唐代 作者:薛昭蕴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74
  •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原文及赏析

      原文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   赏析   这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9
  •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注释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注释   《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下面是其原文,欢迎阅读:   两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8
  • 幽居初夏赏析及翻译

      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8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诗意: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出自】  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