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马致远

        

        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此外虚名要何用? 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 金笼。
        【鉴赏】作者的这组【小桃红】一共四首,分别以“春、夏、秋、冬”为题, 此是第一首,描写曲中主人院落的景色,抒发作者的闲适之情。
        “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画堂”,汉代宫中的殿堂,后泛指华 丽的堂舍。“绣帏”,绣着精美图案的帷幔。“宝篆”则是一种名贵的有篆 文印迹的熏香,也称“篆香”或“香篆”。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 画屏云锁潇湘”、韩淲《卜算子》“烛影红酣宝篆香,楼上黄昏角”,描写的正 是此物。散曲这两句颇有宋词的风范,通过描写室内陈设,给读者一种温 馨、婉约、清雅的感觉,也从侧面烘托出了居室主人的性情旨趣。
        作者前两句描写居室的美好,是为了带出第三句“此外虚名要何用” 的感叹。在马致远看来,温馨闲适的画堂生活,已然将尘世的“虚名”映衬 得毫无价值。他不止一次地表达对“虚名”的漠不关心。如“虚名争甚那? 孤舟驾,功名已在渔樵话,更饮三杯罢。”(【双调·新水令】)
        那么,在摒却了虚名之后,作者又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场景呢? “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醉乡,酒醉后神志不清的境界。唐王绩《醉乡 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作者沉浸在蒙蒙眬眬的“醉 乡”,而春天的暖风却不经意间唤醒了“梨花春梦”。这样的一幅图景,使 得作品的格调复归于闲适淡远。
        这首曲的最后,给了我们一个颇有风致的结尾,“主人爱客,寻常迎 送,鹦鹉在金笼”。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了一番春景之后,作者开始说 这里的“主人”。“寻常”,经常之意。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 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主人热情好客,经常迎来送往。这些客人自然 都是和主人情投意合、无心追逐虚名的高士们。然而,作者写到此处,却 笔锋一转,说“鹦鹉在金笼”。原来主人家屋子里养了一只鹦鹉,把主人迎 来送往、把酒言欢、高谈阔论的场景都一一看到眼里了。在古典诗词中, 不乏这样虚处着笔的好例,如“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禹 锡《春词》),“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 (冯延巳《采桑子》),这些都是借助于他物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此曲 以笼中的鹦鹉来结束,更加凸显出作者意在闲适的笔调,也平添了几番趣 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注释和鉴赏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此诗作于神宗七年(1084),作者时年49岁。他在庐山游览十余日…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40
  • 《宋史•魏丕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魏丕字齐物,相州人,颇涉学问。周世宗镇澶渊,辟司法参军。有盗五人狱具,丕疑共冤,缓之。不数日,果获真盗,世宗嘉其明慎。世宗即位,改右班殿直。自陈本以儒进,愿受本资官。世宗曰:&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3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卧薪尝胆》阅读答案对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8
  •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翻译赏析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0
  • 《妖 术》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妖 术》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妖 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2
  • 《李宓,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原文及译文

      李宓①,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祖父光,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更行,见养祖母。治《春秋左传》,博览五经,多所通涉。机警辨捷,辞义响起。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