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鸾舆三顾茅庐)

        

虞 集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 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 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鉴赏】著名曲学大师任中敏《散曲概论·内容第八》一节曾附述“散 曲俳体二十五种”。所谓“俳体”,任先生的界定是:“凡一切就形式上、材 料上翻新出奇,逞才弄巧,或意境上调笑讥嘲、游戏娱乐之作,一概属之。” 本首曲所使用的“短柱体”就是散曲俳体的一种,其特点是通篇每句两字 一韵。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鸾舆指装有铃铛的车乘,因行 车时铃声如鸾鸣,故名,通常为国君所乘坐。此处指刘备的车驾。“士为 知己者死”,诸葛亮因感激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备东征西讨, 建功立业。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尤其是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 以令诸侯”,汉帝国风雨飘摇,名存实亡,所以作者说“汉祚难扶”。诸葛亮 虽然无力回天,但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日暮桑榆”就渲染了这种“明知 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写诸葛亮晚年的南征北战。诸葛 亮为了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曾领兵南渡泸水,平定了西南诸郡。“美乎 周瑜妙术”虽是赞美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军事才华,但也虚写 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正确战略方针,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悲夫”一句写荆州守将关羽骄傲自大,违背了诸葛亮的正确战略,最终城 失人亡。诸葛亮当年《隆中对》的设想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 戎、南抚夷越,外结好于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 军以向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洛阳),将军(谓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 川”,如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关羽丢失荆州使这一切都化作了泡影。 “悲夫”二字传达出作者激荡的情绪和强烈的感慨,使散曲的主旨表达得 意蕴深婉,耐人细细玩味。
        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同年秋,病死于 军中。对于诸葛亮的赍志以殁,历代文人都深为惋惜。如“出师未捷身先 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 间”(陆游《书愤》)。因此,有些文人将诸葛亮的悲剧归之为天意。如“管 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李商隐《筹笔驿》),“下国卧龙空寤主, 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经五丈原》)。作者也同他们一样,将这一切归 为天数造物。“天数盈虚,造物乘除”中蕴含有作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的扼腕长叹。于是,作者不禁感慨,既然人世间一切全由天定,还是早点 归隐吧!
        作为一种技巧性较高的游戏体裁,作者却因难见巧,叙事井井有条, 剪裁史料能够做到披沙拣金,要言不烦,不失为一篇杰作。正因如此,陶 宗仪《南村辍耕录》评论此作说:“先生之学问该博,虽一时娱戏,亦过人远 矣。”近代曲学大师吴梅也在《顾曲麈谈》中称赞说:“先生文章道义,照耀 千古,出其余绪,尤能工妙如此,洵乎天才,不可多得也,此种‘短柱’句法, 自元迄今,和之者绝少,唯明徐天池《四声猿》中,曾一仿之,后不一见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的诗意:夜间在塔上仰观北斗七星好像在塔的北窗口,耳边仿佛听到银河的水声向西流动。诗人站在塔的最高层,宛如置身天宫仙阙。&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4
  • 朱熹读书要三到文言文翻译

    朱熹读书要三到文言文翻译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5
  • “王罕字师言,以荫知宜兴县”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罕字师言,以荫知宜兴县。县多湖田,岁诉水,轻重失其平。罕躬至田处,列高下为图,明年诉牒至,按图示之,某户可免,某户不可免,众皆服。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5
  • 汪应辰文言文赏析

    汪应辰文言文赏析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十岁能 诗,游乡校,郡博士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弩之末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弩之末   强弩之末   匈奴来请和亲①,天子下议②。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④。不如勿许,兴兵击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9
  • 归朝欢(寿萧禹平知县)

    朝代:宋代 作者:严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云表金茎珠璀璨。当日投怀惊玉燕。文章议论压西癰,风流姓字翔东观。紫皇嗟见晚。祥麟五色留金殿。大江西,铜章墨缓,暂尔烦君绾。十二金钗扶玉…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6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