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万俟咏

清明应制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昼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蜡传宫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注释】

内苑:皇城里的庭苑。御沟:流经皇城的水渠。南浦:水边。凤阙:京都的城楼。九陌:都城大道。斗草:古代民间的一种斗百草游戏。饧(xing):麦芽糖。昼永:白天较长。禁火天:寒食节。古代的风俗是不准生火,吃冷食。槐府:门前植有槐树的贵人宅第。(11)阊阖:皇宫的正门。(12)休务:停止办理公务。

【鉴赏】

这是一首作于清明节的应制之词,这类“歌德”式作品大多是歌咏太平盛世和圣上恩德。

一叠首先以景物描写点出季节。带月梨花,含露海棠,虽说都是春景,但取自一早一晚不同的时间,暗示春景时时可见。接着借春来水涨等自然现象说明春生“内苑”,春意萌动之后不知不觉地漫延开去,遍及天下各处。这是极力形容皇上恩德深广。“东风”句具体描写春到的景象,杨柳于轻悄悄的春风中吐绿,烟柳、高楼,一切都在春意葱茏之中。在此基础上,结语自然就成为皇恩浩荡的赞语。

二叠由一叠写静景过渡到写动景,并由景及人,描绘了一幅幅人物春季活动的场景。作者首先用莺歌燕舞来渲染春的生机,再写到亭园绿水之上秋千飘荡的影子,步步点染,渐渐引出人物,由景与人组成一幅幅春美人欢的和谐图画:成群的女子嬉笑着斗百草,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于春光中结伴踏青,暗许琴心。到了晚上,更是香车宝马不散,彻夜欢娱宴饮。醉意沉沉之中,大家难免狂放失态。至此,词人已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天下皆春。

三叠所写场景由宫城外转到宫城内。先用两句交代乍暖还寒的气候和薄阴的天气。到了清明,少女们早已穿起了新装,一年四季的佳景已见三分。“清明看”是写皇宫内所见,化用韩翃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渲染当朝君臣同乐的融洽气氛;结语又写到官府里百官休务,突出官民同欢的太平局面。

这首词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场面全景展示了清明春景,达到以春满天下歌颂皇恩远播的意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胡令能《小儿垂钓》诗词鉴赏

    胡令能《小儿垂钓》诗词鉴赏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6
  •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翻译及赏析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李白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72
  • “瘐质,字行修,少而明敏”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瘐质,字行修,少而明敏。八岁诵梁世祖《玄览》等十赋,拜童子郎。开皇元年,除奉朝请,历鄢陵令,迁陇州司马。大业初,授太史令。立言忠鲠,每有灾异,必指事面陈。而炀帝性多忌刻,齐王谏亦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9
  • 《饶州神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饶州神童     【原文】     饶州自元丰①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②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③能念书,自五、六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9
  • 三人越谷

      【文言文】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3
  • 一日一练炳烛而学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炳烛而学中考课外文言文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