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释】

游丝:空中飘浮的细长的丝。飞絮:春天的杨花柳絮。阁定:长时间地存在。相觑:相互注视。

【鉴赏】

这是一首别情词,上阕写分手时的难以割舍,下阕写分手后的愁情无限。

开篇从情入手,直接以两个比喻写别离时的心态:“情似游丝,人如飞絮”,并以“飞絮”点出季节。“游丝”既写出情感缠绵的特征,又以其轻细极言两人承受的离情已到极点,人物心中的离愁深重由此可见一斑。“飞絮”形容人飘泊不定的行踪,也暗示人生的聚散无常。如果两句比喻是概括地融情入景,“泪珠阁定”句则是别离情态的特写定格,写景由动到静。泪珠盈满眼眶,两人默默无语,空自相对。“定”有长久停留的意思,说明悲哀深重。“空”写出两情依依不忍离别,但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下句紧扣“空”字又将镜头推远,写“一溪烟柳万丝垂”的空明澄澈之景。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词人想借万条垂拂的柳丝将远去的兰舟拴住。这想象不乏天真,然而即景生情中却包含着无尽的失望和惆怅。

下阕写游子远去之后送行者的凄凉情怀。先写所见:“雁过斜阳,草迷烟渚”。“斜阳”点出特定的时间,暗示游子离去之后,送行者驻足岸边的时间很长。昏黄的夕阳里大雁鸣叫着远去,不知究竟去到何方;苍茫的暮色里青草的凄迷使江上洲渚一片黯淡,不知雁落何方。这担忧其实是对游子今夜在何方的牵挂。景色由“烟柳万丝”的开阔明朗一变而为凄清苍凉,情景交融地衬托出送别者不堪离愁的心境。同时这寓情于景的一笔使后面“如今已是愁无数”的直接抒情来得更自然、真切、深沉。送行者被苍茫的愁思所困,愁情难遣已极,所以明天的事只能暂且不管,今晚漫漫长夜如何捱过已够让人烦心的了。

全词结构精妙。不仅写景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而且寓情于景,情与景在上下阕中也各有不同的错综安排,先由情到景,再由景到情。过渡时由景来连接,收尾时侧重抒情,由写愁“无数”的广到写愁“无法”的深,变化多端,妙不可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卷一百四  ◎志林四十六条・古迹

      ○铁墓厄台   余旧过陈州,留七十余日,近城可游观者无不至。柳湖旁有丘,俗谓之“铁墓”,云陈胡公墓也,城濠水往啮其址,见有铁锢之。又有寺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6
  • 赤壁怀古原文及翻译

      赤壁怀古是后人凭吊古战场,抒发胸怀的一种情愫。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这场战役大致确定了三国时代三足鼎立、分割天下的局面。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的相关文章,希望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63
  • 《夔有一足》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夔有一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248
  •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词句注…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95
  • 芮伯献马贾祸

      【文言文】   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①师伐戎②,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③之。王欲无厌④,…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9
  • 七年级下文言文高效训练

    七年级下文言文高效训练   1.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