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天香·烟络横林》

贺铸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释】

远照:指夕阳。迤逦:原指山峦绵延起伏,这里指钟鼓声连续不断地

传来。蛩催机杼:蛩,蟋蟀。因其声像“促织”,所以有催促机杼的意思。应和:呼应。骎骎:原意指马奔驰,这里指时间飞逝。东君:司春之神。骖:古代驾车时在两边的马。南浦:南面的水边,泛指离别之地。赖:幸亏,幸而。

【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沉浮于宦海而老大无成的天涯倦宦的孤寂的作品,读来如“横空盘硬语”(朱孝臧语),多悲凉沉郁之感。

词的上阕写游宦黄昏时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暮霭、横林、夕阳、远山、沉钟,一切都显得那样辽远开阔。暮气苍茫之中的所见又是那样触人愁怀,隐隐透出天涯羁旅的况味。时至深夜,吸引作者的除了点点烛火,还有细微隐约而又格外清晰惊心的声响:蟋蟀的悲鸣仿佛在与作者共叹清秋风露的凄苦,其间夹杂着不眠思妇为征夫捣衣的砧杵声。在寂静的秋夜,这断续的捣衣声包含了几多期待与思念。作者在开篇以不同凡响的起笔奠定了苍茫凄凉的抒情基调后,在这里又进一步将写景抒情相融合,以声传情地写出作者心中同样拥有的那份思妇心中的悲怆,并使之在情感共鸣中自然地感叹:“骎骎岁华行暮”,为下阕的忆昔埋下伏笔,使之自然过渡。

下阕“当年”二字直接追忆往昔的生活理想,并转而抒发羁旅孤寂之愁。年轻豪爽的他自以为老天会把锦绣前程留给他,不料作者遭遇的却是天南地北流浪飘泊的孤旅生活。今昔对比的悬殊,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使作者自然产生“幽恨无人晤语”的孤寂之叹。同时这里的孤苦之感与上阕思妇的心情暗合,又使词作出现了由叹羁旅行役之苦到思念闺中之人的抒情转变。这样,结尾的奇思异想就水到渠成了。万般无奈之下,作者只好庆幸“明月曾知旧游处”,希望明月伴着彩云带他到梦中与她相会。作者将一片深情都托付于幻境般的明月、彩云、梦乡,天真浪漫里吟咏出一曲天涯倦宦的悲歌,凄清柔婉中见沉郁悲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仁宗忍饿文言文练习题

    宋仁宗忍饿文言文练习题   宋仁宗忍饿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诚恐自此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文言文备考要牢记四“强化”

    文言文备考要牢记四“强化”   啃“本”:强化基础   现在,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分值已超过现代文,究其原因是区分度高,攻克高考文言文 牢记四“强化”。考题的阅读材料虽选自课外,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18
  • 《淮上遇便风》原文译文及赏析

      和《淮上遇便风》   宋 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译文:   淮水浩荡,与天共流,水天一色,交相辉映。   长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6
  • 江边柳

      江边柳   雍裕之   ??古堤边,   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   留取系郎船。   雍裕之诗鉴赏   古人常借咏柳以赋别,此诗也不脱离情旧旨,但构思新奇,想象奇异而…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62
  • 东风第一枝(探梅)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迅影凋年,嫩晴贳暖,意行问讯春色。不知春在谁家,闯香幔拢玉勒。一枝竹外,似欲诉、经年相忆。奈情多、难剪愁来,寂寞水寒烟碧。吟正好、悲笳…

    古诗文 2020年5月26日
    578
  • 傅永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傅永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