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啼痕:形容杏花上的雨迹像啼哭的泪痕。沉烟:指点燃的沉香。沉香,植物名,木材可作熏香料,又叫沉水香。

【鉴赏】

此词写闺中情,大约作于宁远军承宣使任上。

上阕惜花伤春。“欲减”三句,将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妇形象呈现在暮春时节的庭院中。时令虽已暮春,但天气尚有一丝微凉。想减罗衣而又畏寒这一细节,将节候的无常、少妇的娇怯和心情的无奈均表现出来。珠帘垂挂,人躲在闺房深深处,这既紧承前面所写畏寒,又使妙龄少妇在珠帘的掩映之后,平添许多若隐若现的美感。“红杏”一句,反用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此时,红杏不是正当浓春盛开枝头,而是想象中暮春时节凋零飘落。惜花之情,问话中神情可见。“啼痕”一句,言淋雨的花瓣如花啼哭的泪痕,只恨清明时节雨打落花,残红坠地。此处,恨的主体可以理解为伤春之人,也可以理解为飘零之花。人所以伤春,是因为残红飘零引发了自己的联想。闺中少妇正如这枝头花朵,经不起雨打风吹,伤春即是伤己。花瓣如泪,而闺中少妇也随着这如泪花瓣的飘落而自伤落泪。

下阕写怀人愁绪。袅袅上升的一缕沉香,正如人之思绪,飘忽不定而又连绵不绝。同时,居室之雅洁,主人之幽情,都从“尽日沉烟香一缕”体现出来。“尽日”一词,似乎是室中之人烦闷不耐的自言自语。“宿酒醒迟”,与前面“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相互呼应,将满怀愁绪之人的慵倦烦闷之状活画了出来。“恼破春情绪”一句,直接点明人之心情。昨夜因为恼春,借酒浇愁却不胜酒力,次日迟迟醒来却见一幅残春景象而更生烦恼。“飞燕”一句,于无可排遣之地,将无端恼怨怪罪到飞燕身上,怨它错传信息,致使帘内之人误以为夫君即将归家而空自欢喜,何况是“又”一次误解归信。结句以“小屏风”上之景结其思念夫君之情。西江路,是指广西苍梧一带之西江,正好是词人当时任所之地。注目图上西江路的细节,正是对远在西江之人的绵绵思念,感情真挚,结句悠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诗寒食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韩翃

    作者:韩翃 朝代:〔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译文及注释 寒食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57
  • 圣谕广训的节录原文及译文赏析

      《圣谕广训》节录   生人不能一日无用,即不可一日无财。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故节俭尚焉。夫财犹水也,节俭犹水之蓄也。水之流不蓄,则一泻无余而水立涸矣;财之流不节,则…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1
  • 写潼关的诗词大全

    潼关,在陕西省潼关县,古称桃林之塞,东汉时建关,以潼水而名。唐属华阴县,宋、元设镇潼军。此关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古代由洛阳通向长安的天险重关,历来被誉为 “三秦锁钥”、“四镇咽…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67
  • 沈园二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沈园二首其二》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前言】   《沈园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91
  •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翻译赏析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译文]   门前冷落车马越来越稀少,年龄大了,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白居易《琵琶行》 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88
  • 高中文言文实词固字理解

    高中文言文实词固字理解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文言实词,大家了解过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高中文言文实词理解。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文言文实词:固【1】  1、险固,坚固,坚牢。(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