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啼痕:形容杏花上的雨迹像啼哭的泪痕。沉烟:指点燃的沉香。沉香,植物名,木材可作熏香料,又叫沉水香。

【鉴赏】

此词写闺中情,大约作于宁远军承宣使任上。

上阕惜花伤春。“欲减”三句,将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妇形象呈现在暮春时节的庭院中。时令虽已暮春,但天气尚有一丝微凉。想减罗衣而又畏寒这一细节,将节候的无常、少妇的娇怯和心情的无奈均表现出来。珠帘垂挂,人躲在闺房深深处,这既紧承前面所写畏寒,又使妙龄少妇在珠帘的掩映之后,平添许多若隐若现的美感。“红杏”一句,反用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此时,红杏不是正当浓春盛开枝头,而是想象中暮春时节凋零飘落。惜花之情,问话中神情可见。“啼痕”一句,言淋雨的花瓣如花啼哭的泪痕,只恨清明时节雨打落花,残红坠地。此处,恨的主体可以理解为伤春之人,也可以理解为飘零之花。人所以伤春,是因为残红飘零引发了自己的联想。闺中少妇正如这枝头花朵,经不起雨打风吹,伤春即是伤己。花瓣如泪,而闺中少妇也随着这如泪花瓣的飘落而自伤落泪。

下阕写怀人愁绪。袅袅上升的一缕沉香,正如人之思绪,飘忽不定而又连绵不绝。同时,居室之雅洁,主人之幽情,都从“尽日沉烟香一缕”体现出来。“尽日”一词,似乎是室中之人烦闷不耐的自言自语。“宿酒醒迟”,与前面“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相互呼应,将满怀愁绪之人的慵倦烦闷之状活画了出来。“恼破春情绪”一句,直接点明人之心情。昨夜因为恼春,借酒浇愁却不胜酒力,次日迟迟醒来却见一幅残春景象而更生烦恼。“飞燕”一句,于无可排遣之地,将无端恼怨怪罪到飞燕身上,怨它错传信息,致使帘内之人误以为夫君即将归家而空自欢喜,何况是“又”一次误解归信。结句以“小屏风”上之景结其思念夫君之情。西江路,是指广西苍梧一带之西江,正好是词人当时任所之地。注目图上西江路的细节,正是对远在西江之人的绵绵思念,感情真挚,结句悠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东郡某人文言文

    东郡某人文言文   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期年大青死。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笥:箱笼),二青亦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 碧玉箫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一]。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二]。恨天涯锦字稀[三],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四],一搦腰肢细[五];痴,暗暗的添憔悴。 秋景堪题[六],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6
  • 《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翻译赏析

      《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如下: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翻译】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2
  •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翻译赏析范文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陆游。其全文如下: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8
  • 观猎李白古诗注音版

    “观猎李白古诗注音版”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观猎李白古诗注音版 《 观guān猎liè 》 唐táng &middo…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9
  • 文言文《陈性之》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陈性之》练习题及答案   陈性之   陈 亮   往尝论乡之富人,以陈性之为第一。吾友徐居厚亦知此翁可人意,而乐妻其少女焉。居厚以对策切直,得从事浙东观察府,竟以不能曲折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