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啼痕:形容杏花上的雨迹像啼哭的泪痕。沉烟:指点燃的沉香。沉香,植物名,木材可作熏香料,又叫沉水香。

【鉴赏】

此词写闺中情,大约作于宁远军承宣使任上。

上阕惜花伤春。“欲减”三句,将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妇形象呈现在暮春时节的庭院中。时令虽已暮春,但天气尚有一丝微凉。想减罗衣而又畏寒这一细节,将节候的无常、少妇的娇怯和心情的无奈均表现出来。珠帘垂挂,人躲在闺房深深处,这既紧承前面所写畏寒,又使妙龄少妇在珠帘的掩映之后,平添许多若隐若现的美感。“红杏”一句,反用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此时,红杏不是正当浓春盛开枝头,而是想象中暮春时节凋零飘落。惜花之情,问话中神情可见。“啼痕”一句,言淋雨的花瓣如花啼哭的泪痕,只恨清明时节雨打落花,残红坠地。此处,恨的主体可以理解为伤春之人,也可以理解为飘零之花。人所以伤春,是因为残红飘零引发了自己的联想。闺中少妇正如这枝头花朵,经不起雨打风吹,伤春即是伤己。花瓣如泪,而闺中少妇也随着这如泪花瓣的飘落而自伤落泪。

下阕写怀人愁绪。袅袅上升的一缕沉香,正如人之思绪,飘忽不定而又连绵不绝。同时,居室之雅洁,主人之幽情,都从“尽日沉烟香一缕”体现出来。“尽日”一词,似乎是室中之人烦闷不耐的自言自语。“宿酒醒迟”,与前面“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相互呼应,将满怀愁绪之人的慵倦烦闷之状活画了出来。“恼破春情绪”一句,直接点明人之心情。昨夜因为恼春,借酒浇愁却不胜酒力,次日迟迟醒来却见一幅残春景象而更生烦恼。“飞燕”一句,于无可排遣之地,将无端恼怨怪罪到飞燕身上,怨它错传信息,致使帘内之人误以为夫君即将归家而空自欢喜,何况是“又”一次误解归信。结句以“小屏风”上之景结其思念夫君之情。西江路,是指广西苍梧一带之西江,正好是词人当时任所之地。注目图上西江路的细节,正是对远在西江之人的绵绵思念,感情真挚,结句悠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忆秦娥·箫声咽拼音版原文意思(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拼音版原文意思(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拼音版原文 《 忆yì…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5
  • 钗头凤全词翻译赏析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6
  •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学课本上所选的篇章又大多是脍炙人口的传诵名篇。可是由于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中学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8
  • 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元代:乔吉   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注释   ①春闺怨:曲牌名,小令…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4
  •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勉谕儿辈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9)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3)。酒肉一餐,可办粗饭(12)几日;纱绢(8)一匹,可办(5)粗衣几件。不馋(10)不寒足(1…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1
  • 文言文《卫人迎新妇》原文翻译及赏析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