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四十岁,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十年:苏轼妻王弗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至此整整十年。千里孤坟:王氏坟在眉州,与苏轼处身的密州相距数千里。“料得”三句:写孤坟。唐孟棨《本事诗》载孔氏赠夫张某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鉴赏】

此词为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王是苏轼发妻,卒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次年由汴京归葬四川祖茔。苏轼作此词时,距其妻过世正好十年。

上阕写对亡妻的怀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总摄全篇。生死永隔又难以忘怀,这样的岁月已持续十年之久,其情之深,其伤之痛,可以见也。“不思量,自难忘”,简单平实的六个字,道尽相濡以沫的夫妻深情。这种情感,烙印于心,无须多想却难以忘怀,非时间、空间、生死可以阻断。但深情虽在,却无处诉说。“千里孤坟”两句,写尽爱侣生死永隔的凄苦。“纵使”以下,以一让步假想,推出十年人世风霜。过世已十年也不能忘怀的发妻,当与词人相知甚深,熟悉之至,但在词人的想象中,十年之后,即使有可能相逢,竟然不再相识了。因为“尘满面,鬓如霜”,而非当初的年少英才了。此处通过想象对方的不识自己,来自视自己的风雨历程,满怀悲愤辛酸。

下阕写梦见亡妻。“夜来”一句,以幽梦还乡另出新境。一个“忽”字,词意出人意料。“小轩窗,正梳妆”,写梦中所见亡妻之形态,似乎呼之欲出,历历可见,几使人误以为回到了年少情浓的十年前。“相顾无言”又一转,却是十年风霜后梦中相见。夫妻往昔对镜描眉的情景顿时远去,而是千言万语,却无法说出,只能在相对流泪的伤神中心意相通。“料得”三句,梦已醒,人已逝,只有月下怀想:千里之外,短松冈上,年年肠断。想象中凄清幽寂的环境,蕴蓄了无限人世伤心。

苏轼词作,人多注意其豪放词风,然其深婉缠绵处,不乏佳作绝唱。此词深得婉约真蕴,堪称千古悼亡词之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翻译妙招

    文言文翻译妙招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在各类考试时,这“理解基本内容”常常以翻译的题型出现,即将文言语句或小段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 《玉京秋·烟水阔》的翻译赏析

      《玉京秋·烟水阔》出自《宋词三百首》,其诗人为宋朝诗人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4
  • 鱼我所欲也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

    古诗文 2020年3月20日
    660
  • 柳宗元《童区寄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童区寄传 柳宗元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①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2
  • 欧阳修文集――卷三十二・居士集卷三十二

      ◎墓志三首碣一首   【翰林侍读侍讲学士王公墓志铭〈嘉?二年〉】   公讳洙,字原叔。其生始能言,已知为诗,指物能赋。既长,学问自六经、《史记》、百氏之书,至于图纬、阴阳、五行…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8
  •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二)误译文言文虚词

      二、误译文言虚词   例2.将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