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夜归临皋:一作“壬戌九月,雪堂夜饮,醉归临皋作”。临皋,在湖北黄冈南长江边。苏轼贬谪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东坡:在湖北黄冈之东。苏轼谪黄州时,筑室于东坡,故以为号。鼻息雷鸣:唐衡山道士轩辕弥明与进士刘师服等联句毕,倚墙而睡,鼻息如雷鸣。(见韩愈《石鼎联句》序)此身非我有:《庄子·知北游》:“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营营:周旋貌,指为功名而劳碌。

【鉴赏】

此词为醉归临皋抒怀之作,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上阕写饮酒醉归。词人选取了其中三个片段进行描写。起笔直叙其事,交代饮酒时间、地点。“醒复醉”三字,见词人必欲谋醉以忘忧的心态。其时东坡贬谪待罪,心情苦闷,故借酒浇愁一巡又一巡。“归来”已在回家路上,夜已深沉。“仿佛”一词,言其醉酒而归迷离恍惚之态。接下去三句,词人已到了家门前。可夜已是如此深沉,站在门外,居然能听到屋内家童的鼾声。夜之安静,夜之深沉,于此一声音中侧面烘托尽出。“敲门”两句叙词人的行动。此刻,词人已渐酒醒,静夜当中似乎更获得了一种清醒和宁静,而拄着手杖去江边静听江流的声音。这一身影,使人见到词人的不为俗羁、随缘自适、洒脱出尘的襟怀。“江声”暗示其反思往事,心潮起伏,为下阕抒情做好铺垫。

下阕承前抒发感慨。从静夜奔腾不息的江流声中,词人渐渐清醒,回思往事,返观现在,感慨油然而生。“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一化用《庄子》语意而不着痕迹之语,是其心灵深处的由衷感叹和深切呼喊。用“长恨”、“何时”,语气强烈,情感深沉。“夜阑”句笔意转缓,明写外部世界风静水平之象,暗写词人心境终于归于宁静与超脱。“小舟”两句写其超脱之后的人生选择:随江水而逝,寄生江海,人的生命主体也便不受任何束缚而归于自由。全词至此收束,浑然天成,境界高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垂杨 周济

             立冬前七日闻蝉和叔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8
  • 《简肃薛公墓志铭》文言文练习

    《简肃薛公墓志铭》文言文练习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2
  • 清平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注释①砌:台阶。②特地:特别。 赏析双燕穿柳,池水新绿,已经春满人间。…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14
  • 文言文的情书

    文言文的情书   如何用文言文表达爱意呢?情书我们都知道是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很多时候写情书都是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话来表述,不会写的太复杂让人看不懂,而对于一些比较喜欢文学的人来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 《爱莲说》鉴赏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09
  • [清]李祯《六国论(节选)》阅读答案

    六国论(节选) [清]李祯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20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