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注释】

一弄:奏一曲。湘江曲:曲调名,哀婉悲凉。写:同“泻”,倾泻之意。十三弦:筝十三弦,十二拟十二月,一弦拟闰月。秋水:眼如秋水,所谓“秋波”,谓清澈明净之意。白居易《咏筝》诗云:“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玉柱斜飞雁:筝柱斜列如雁飞。春山:谓女子弯弯隆起的双眉。

【鉴赏】

此词为描写奏琴艺术的佳作之一。作者通过写琴而写奏琴人,特别突出感情的传达,与白居易《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阕侧重描写演奏曲调的意蕴、格调和弄琴人的高超技艺。首句起笔点题,“哀”既是对弹奏曲调“湘江曲”的概括,也是对本首词作感情基调的铺垫。“声声写尽湘波绿”,词人将琴声的哀伤情调用江水的清冷色调——“绿”来状写,传神而独特。无形的琴声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将美妙的听觉形象与鲜明的视觉形象融合在一起,以“绿”奠下基调,以“湘波”暗示琴声起伏张弛的旋律节奏。“纤指十三弦”写出弹奏技巧的细腻、柔美,“细将幽恨传”既承接前句之意,更提炼出琴声的哀婉内涵。“细”既写实更写意,用得特别精妙。

下阕从对琴声的描写转为弹奏者神态、情态的刻画。“当筵”写弹奏已到了较高的境界。“秋水慢”将弹筝女美丽忧婉的神态描摹了出来。“玉柱斜飞雁”,人与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尾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琴声与人的情态融为一体,琴人合一,天衣无缝,令人久久沉浸于那出神入化、美妙无比的音乐艺术世界中。历来诗评家均将尾句作为此作的佳句加以激赏。

全词表面赞美音乐,实为表达对抚琴人的赞叹与理解,恰如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客夜与故人偶集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90
  • 《报任安书》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第五段之后在新教材中已删除)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6
  • 马说的文言文怎么翻译

    马说的文言文怎么翻译   如何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马说的文言文怎么翻译?下面是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9
  • 文言文《颜杲传》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颜杲传》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刚正,莅事明济。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屈。开元中,与兄春卿、弟曜卿并以书判超等,吏部侍郎席豫咨嗟推伏。再以最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102
  •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这两句是说,雨中的红花像是水湿了的胭脂,翠绿色的荇菜在水中随风飘荡。写乱后长安曲江的景象,以前极其热闹,如今岸上缺少车马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责子原文赏析

      责子   陶渊明(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