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红稀:花儿稀少。绿遍:草多。阴阴见:暗暗显露,若隐若现。游丝转:烟气像游丝一样回旋。莺燕暗喻“伊人”,即心上人。

【鉴赏】

此词几乎通篇写景。作者以细腻缠绵的语言,通过动静两幅暮春景色图画的描绘,抒发了对万物自然转瞬即逝的无限感慨,寄寓了作者隐隐的怨怼与愁绪。张惠言在《张惠言词选》中认为:“此词亦有所兴。”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亦认为:“首三句言花稀叶盛,喻君子少小人多也。高台指帝阁。‘春风’二句,言小人如杨花轻薄,易动摇君心也。‘翠叶’二句,喻事多阻隔。‘炉香’句,喻己心郁纡也。斜阳却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难照此渊也。”

上阕描绘的春天画面,以行人踪迹为落脚点,由近及远,展现出一幅暮春立体图画。“小径”三句,写暮春时节郊外景象:“小径红稀,芳郊绿遍”,这是地面景象;“高台”句则将视野移至高处,楼台树木已是枝叶繁茂、翠色逼人。“春风”两句将树上杨花与路上行人通过春风联系起来,情绪也透出幽怨。作者以拟人化手法责备春风不知约束轻薄杨花,反而吹送其放纵乱舞。下阕作者的视点从郊外转入庭院,更加细腻地描绘暮春庭院寂寥的幽静状态,更强烈地表达了孤独怨恨和愁苦。苍翠的树叶掩藏了黄莺,厚厚的朱帘隔开了归燕,只有幽室内香炉里的青烟袅袅升起,如轻柔的飞丝一般在四处游荡。这是一个令人压抑的寂然无声的环境。“藏”、“隔”、“静逐”三词准确传神地营造了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氛围。“一场愁梦”句,直接陈述词人心中的感受,画龙点睛般道出了全词主旨。结句“斜阳却照深深院”又转入写景,但意味已被拓展,使作品在这里平添一种苍凉之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咏方广诗李白带拼音版及翻译

    “咏方广诗李白带拼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咏方广诗李白带拼音版 《 咏yǒng方fāng广guǎng诗shī 》 唐tá…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2
  • 《明史·罗喻义传》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原文: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请假归。天启初还朝,历官谕德。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欲为魏忠贤建祠,喻义惩其倡者,乃已。忠贤党辑东林籍…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7
  • 高考语文复习必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复习必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为了让马上就要进入高三的学生更好的复习,以下是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必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一,古今异义  文言文词汇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5
  • 读懂文言文的关键是朗读

    读懂文言文的关键是朗读   朗读   朗读,是把原本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听觉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性活动,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以声音为媒介进行的情感、思想的交流,阅读主体通过声音激活文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校人烹鱼》原文和译文

      原文: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②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⑤曰:“始舍⑧之,圉圉③焉,少则洋洋焉⑥,悠然⑦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1
  • 韩愈《龙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龙说 韩愈 ①龙嘘②气成云,云固③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④光景⑤,感震电,神变化⑥,水⑦下土,汩gǔ⑧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