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注释】

冰绡:洁白的丝绸。绡,生丝织成的绸子。唐人王勃《七夕赋》有“引鸳杼兮割冰绡”句。著:涂抹。匀注:均匀点染。靓妆:粉黛妆饰,即艳丽的妆饰。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有“靓妆刻饰”句。艳溢香融:光艳四射,香气散发。蕊珠宫:道家传说中的“天上宫阙”,在上清宫中,为得道仙人住所。凭寄:这里有烦请传寄之意。凭,靠什么。者:同“这”。无据:无所依靠。和:连。

【鉴赏】

此词一题为“北行见杏花”,当为徽宗父子为金人所掳途中,作者触景生情,感时伤怀所作。作品凄婉哀怨,充分传达出抒情主人公作为一国之君不幸沦为囚徒的痛苦。前人多将此词与南唐后主李煜的那些幽恨凄绝的作品相较而论。作品中“天遥地远”和“和梦也新来不做”的句子所抒发的愁绪与后主“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慨一脉相承,堪称绝唱。

上阕即景生情,抒写杏花的盛开和凋零。首句以两个恰切的譬喻状写杏花冷艳的色彩质感。“冰绡”、“胭脂”与“轻叠”、“淡著”搭配,传神描写出杏花的不凡之美。第二句以拟人手法,写出杏花的美艳程度:“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杏花的神韵、气质生动凸现。通常喻人美貌,曰“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此处以“羞杀蕊珠宫女”状写杏花之美,别致奇绝。作品构思的奇艳之处在接下来的两个句子得以实现。第三句,作者情绪突转,从对杏花的赞叹一变而为对杏花命运的哀叹:本身已极易凋零,再加上“无情风雨”的击打与摧残。自然而然地,作者融情于景,达到物我无间的抒情境界:愁苦、凄凉,既为杏花更为词人自己。上阕末句既是对杏花感情的升华,也是下阕抒发去国之痛的铺垫与过渡。

下阕层层深入抒写离愁别恨。词人不幸离开故国,别怨无数,却无法寄托和传达。燕虽南飞,难懂人心。身陷囹圄,故国故宫连同过去美好的一切离自己已是越来越遥远——“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直如后主词句所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只剩下梦中思念与怀想,甚至渺茫得“梦也新来不做”,痛得麻木了,这是何等凄绝哀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仁宗忍饿

      《宋仁宗忍饿》选自宋· 魏泰《东轩笔录》。   【文言文】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ldq…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58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r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0
  • 怨王孙翻译古诗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4
  • 《张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衡传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员径八尺(        ) 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3. 傍行八道(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6
  • 鹧鸪天·惜别

    朝代:宋代 作者:严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603
  • 70条课内诗词经典名句及赏析

    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氓》)  首句以桑叶未落时的美丽起兴,又把这美丽比作女子年轻的容颜;后两句把女子沉醉于爱情比作鸠鸟贪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