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村路》

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者乐雷发少年时代就以聪明机敏闻名,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后经宋理宗亲自招试,才赐特科第一。然而在职期间又因多次议论时政,不为当权者所容,失望之余,只好退隐云矶。这首诗中对淳朴、自由、优美的农村风光的描绘,显然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之后对新的生活道路的探求。

反映在诗中的是作者在秋日村路上的一段感受: 渐渐地,作者行近了一处村落,这里的一切同熙熙攘攘、明争暗斗的城市生活是那样的大异其趣。大人们劳累了一天,有的也许在作收工前的最后整理,有的也许已经在家里安然歇息,因而篱笆前嬉戏着的顽皮儿童,使这幅村舍图充满了纯真无邪的稚气。再近一点,则可见篱笆内高高悬挂着的豆荚,和茁壮地冒出地面的姜芽相映生辉,青翠可爱。这时一股奇香随风袭来,作者精神不禁为之一振: 原来是大家在烹煮社肉——这种原始的古风,不正反映出村民的淳朴性格吗?回头再看小路两旁,依然是绵延不断的稻田,红的蜻蛉,绿的螳螂,点缀着竞相怒放的稻花,其间和谐、自然的情调,不由得使刚从尔虞我诈的官场中退出的诗人感到深深的陶醉。

这首短诗清新可爱,含蓄隽永。作者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由事物本身显示其美。出现在诗中的,有儿童、篱落、斜阳、豆荚、姜芽、社肉的香味以及稻花、红蜻蛉、绿螳螂等一系列农村里常见景物,这一系列的景物构成的画面,到底美不美?诗中没有正面表明,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这种用名词来显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等方法,主要依靠的是作者对事物的精细选择和巧妙安排,其难度较大,然而使用得好,却可以收到含蓄不露、意味深长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在白描中,并不是纯客观地把景物罗列出来,而是贯穿着诗人的感情,对景物着力点染。比如第三句问“一路稻花谁是主”。稻花自开,本来是没有主人的;但经作者这么一问,稻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开放的特点更其突出了——这种明明知道稻花无主,但写作中却先假设它有主,然后问一声主人是谁,最后得出“原来无主”的结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勾勒法”。再比如,末句写蜻蛉、螳螂,不仅用了“红”、“绿”这种非常鲜明悦目的颜色,而且在中间嵌进一个“伴”字,把两种没有思想的小生物写得相依相伴、和美融洽,委婉地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这种写法也是十分别致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朝代:元代 作者:阿鲁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777
  • 《酬崔侍御》翻译及赏析

      《酬崔侍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前言】   《酬崔侍御》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8
  • 阳城字亢宗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1、文言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9
  • 张籍《酬朱庆馀》原文、注释和鉴赏

    越女新妆出镜心(2),自知明艳更沉吟(3)。 齐纨未是人间贵(4),一曲菱歌敌万金(5)。   【注释】 (1)酬:酬答。朱庆余:宝历(826)进士,越州(治所在会稽县,…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3
  • 朋党论文言文赏析及答案

    朋党论文言文赏析及答案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2
  • 描写日和月的古诗句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彼苍览明月。李白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