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 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 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 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 中酒不知屏外寒。

南宋政权局于东南一隅,先是受到金邦、后是受到蒙古政权的威胁,怎样巩固边防,防止外来侵扰,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刘克庄这首诗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边防情况。

前四句写边疆的士卒生活。十月的边疆,气候恶劣,守边的兵士,却衣裘单薄。仅仅两句,就写出了十分反常的现象。“风色恶”,即使一般百姓,也已厚衣上身,而边防士卒却是衣单身寒。这就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这两句把士卒的苦寒同“押衣使”联系起来了。押衣使迟迟不来,不仅士卒身受其苦,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边防危机: 军士衣冷难睡,一旦有了敌情,将何以应付?那么,押衣使又为何迟迟不来呢?诗人并不直接作答,反而描绘了另一种景象。

诗的后四句描写京城大官的生活。长安是汉、唐旧都,往往用以代指京城,这里指南宋都城临安。那些京城高官,日上三竿,依然重门深锁,在层层的暖帘和屏风之内,高卧未起。他们酒醉饭饱,怎知道屋外的寒冷!

表面看来,诗人只是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情景并列在一起,作客观的描绘,不加任何评论。实际上,这种对比本身就包含着爱憎褒贬,显示着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具体描写中,诗人又注意了多方照应,比如,“热官”,就是有权势的大官,著一“热”字,其气焰熏天之状可见,与军士的“冷”适成对照。贵人的“朱门日高未启”和戍卒的“夜长甲冷难睡”,则构成了更为鲜明的对照。一方面,是十月边头风色恶,身上衣裘薄;另一方面,则是中酒不知寒,芙蓉帐暖度春宵。这是以上层统治集团纸醉金迷之“乐”,来反衬边防戍卒之“苦”。诗人把强烈的感情,寓于形象描写之中,既显豁,又蕴藉。此外,达官贵人之所以能歌舞升平,全仗戍卒的艰苦守边,而这些显贵们但知热衷功名利禄,对此是不会加以考虑的,即使是押送寒衣的例行公事,也迟迟不办。试问,一旦大敌猝至,将如何抵御?那时,今日的热官只有沦为阶下囚,巨宅细软、歌儿舞姬,也只有成为他人的囊中物。这些,都是题外的话,留待读者去思索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十余日便度。高隆之见而嗟叹,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日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1
  • 《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 韩 愈 太学博士顿丘①李于,余兄孙女婿也。年四十八,长庆三年正月五日卒,其月二十六日,穿其妻墓而合葬之,在某县…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49
  • 纳兰性德《海棠春》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

    海棠春 纳兰性德 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蔷薇影暗空凝贮。任碧飐轻衫萦住。惊起早栖鸦,飞过秋千去。 【注】贮:通“伫”。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 二十四节气大雪小雪的诗句

    二十四节气大雪小雪的诗句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71
  • 李白“座客三千人”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座客三千人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座客三千人的下一句是“于今知有谁”。整句是: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的《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1
  • 登乐游原(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登乐游原   此诗是杜牧在长安时所作,时间难于确定,从诗中所表露的衰飒之气来看,可能作于他晚年在长安之时。此诗表现出一种苍茫的历史感,诗人像是伫立于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制高点鸟瞰历…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2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