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斋即事》

许 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 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 赚他饥蝶入窗来。

“秋斋”,秋日的房舍;“即事”,就眼前事物抒感;《秋斋即事》,写秋日居处之所见所感。它以平淡的笔触,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无聊与不平之意。

前两句先写秋斋外自然景色,寓空寂之感。但诗人并未直截了当地点破诗意。他只是讲: 桂花芳香与中秋佳节相与逝去。“桂香”的记忆或许仍在心头残留几分,不过真“桂香”毕竟早已于时空中“吹过”,难于寻觅,这就更令诗人怅然若失了。此时正近重阳,根据经验,该是“园菊抱黄华”(江总《衡州九日诗》)之日,大可与中秋时飘香之金桂比美。更使人向往的是古来相传的习俗:“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初学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西京杂记》)。魏人钟会《菊花赋》描写过:“何秋菊之奇兮,独华茂乎凝霜。……于是季秋初月,九日数并,置酒华堂,高会娱情,百卉雕瘁,芳菊始荣,纷葩晔晔,或黄或青。”可见重阳菊盛,该是赏心悦目、尽兴娱情的良辰美景。但诗人此刻的“即事”竟是“菊傍重阳未肯开”。这菊花不知为何耍性子,明明已近重阳佳节却甘于寂寞而不肯“秋耀金华”(左贵嫔《菊花颂》)。但愿它不是故意作弄诗人。不过“未肯开”三字说明它的固执,诗人对此,无可奈何。

秋斋之外的环境既如此清寂,那么秋斋之内又如何?室内可写之物甚多,但诗人目光为何唯独注视着“铜瓶”呢?因此瓶乃花瓶,与花有关。“铜瓶”昔日当有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际遇,春兰秋菊曾为它装点。但今日重阳它却孑然一身,空空如也,“几日”而“无可浸”,其凄清冷落之情,不言而喻,于是过渡到末句。“赚”者,诳骗之意。蝴蝶本是“秋园花落尽,芳菊数来归”(徐昉《赋得蝶依草应令诗》)的,此称“饥蝶”,可知是无菊可餐之蝶。尽管斋内花瓶本空,但它仍引诱饥不可耐之蝶“入窗来”。人之“饥”是真,蝶之“饥”是幻,这里真幻交融,人蝶相映,人的心绪借蝶的感受以表出之,把诗人内心烦闷无聊之感写到了极点,充分体现了宋诗的特色。诗人这种心情,无疑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折光。

此诗把感情抒写得曲折有致,似淡而浓。语言通俗易懂,又不乏炼字工夫,诸如“肯”、“赚”、“饥”,皆生动传神。沈德潜《说诗晬语》曰:“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许棐此诗庶几近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445
  •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翻译赏析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6
  • 高中文言文朗读六国论

    高中文言文朗读六国论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六国论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六国论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5
  • “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全词赏析

    “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出自刘克庄《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 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 萧瑟捣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6
  •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刘弇《清平乐》全词翻译赏析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译文]  如果想要折磨人,想让他一生都憔悴伤心,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用几个这样寂寞难耐的黄昏。   [出自] 北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5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8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