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二首》

洪咨夔

一点光分草际萤, 缲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 风露饥肠织到明。

水碧衫裙透骨鲜, 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 报县来拘土产钱。

这两首诗题为“促织”,但并非咏物,只不过以“促织”为喻,借题发挥,言在此而意在彼。

“促织”,蟋蟀之别名。崔豹《古今注·鱼虫》云:“促织,一名投机,谓其声如急织也。”故名曰促织,民间亦称之为纺织娘。作者抓住“促织”与纺织之间的联系,借“促织”巧妙关合社会现象,揭露了赋税之繁苛,反映了民生的艰难,取材虽小,其意深远。

第一首以促织比织妇,着力描写织妇的艰辛。时已夜半,草地上只有流萤在飞闪;然而村中仍然回荡着织机的声音。缲车,缫丝用具,有轮旋转以收丝,故称缲车。纬车,即纺车。这里也暗含着“促织”的鸣声。首二句无一字写人,只作侧面烘托,笔墨简劲,神余言外。

三四句直接点出蟋蟀。催科,指催租税(租税有法令科条,故称催科)。作者以拟人化的笔法,写蟋蟀也仿佛知道交官的租税应早早备办好,于是它伴着织机的鸣声,沐着风露,忍着饥肠,促织到天明。这里明写蟋蟀,暗喻织妇。“风露饥肠”状蟋蟀酸辛之态,暗含织妇劳苦之义,其中又深寓着作者的怜悯之情。写促织,正是写织妇。

这首诗不从正面落笔,而是通过环境的点染,典型细节的提炼,描绘出一幅夜织图。笔法简练,耐人寻味。

第二首的重点则在对赋税制度的揭露与讽刺。“水碧衫裙”拟促织之态,又与织妇的形象关合,描写细腻而又形象。“飘摇机杼夜凉边”写蟋蟀在织机旁浅吟低唱,笔触轻灵。三四两句笔锋一转,诗人郑重地向蟋蟀发出了警告: 蟋蟀啊蟋蟀,你们可要小心,不要高唱“促织、促织”,只怕树林那边有人听见,报告到县里,那些官吏也会来收你们土产钱的。这真是极度的夸张,然而达到了本质的真实。不言人民的负担如何沉重,却说蟋蟀只因鸣声如同织机之声,那些官吏便会闻声追踪而来,索要租税。这是最辛辣的讽刺,又是最深刻的揭露。

古诗中言苛政者甚多。有人直说,如杜荀鹤《山中寡妇》云:“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有人说得很含蓄,如陆龟蒙《新沙》:“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而洪氏此诗,既像事实(因为说得郑重其事)又是虚拟(因为这毕竟不是生活的真实)。戏语中含着苦痛,诙谐中透出严峻,讥讽之意见于言外。

这两首绝句,所言各有重点,可独立成篇,但内在联系紧密,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在表现手法上,通篇采用比体,揭露深刻却又曲折委婉,讽刺辛辣又能以幽默出之,很具感染力。此外,此诗音调和谐,颇有韵致,避免了有些宋调诗的粗硬之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秋天美景的古诗词名句

      秋天,你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你比春天更富有绚丽的色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描写秋天美景的古诗词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2
  • 描写家乡的古诗句

      昔我往矣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1
  • 《百家姓惠》文言文阅读

    《百家姓惠》文言文阅读   历史来源   「惠」源出:   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周朝有君王名阆,于公元前676-前652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惠",史称周惠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秋浦歌古诗带拼音版解释

    “秋浦歌古诗带拼音版解释”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秋浦歌古诗带拼音版 《 秋qiū浦pǔ歌gē 》 唐táng · 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88
  • 《孙登医龙》和《杨宝救黄雀》阅读答案及翻译

    孙登医龙 【甲】晋魏郡亢阳①,农夫祷于龙洞,得雨,将祭谢之。孙登②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痘,闻登言,变为一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3
  • “余玠,字义夫,蕲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余玠,字义夫,蕲州人。以功补进义副尉,寻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