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谣》

陈 造

麦上场,蚕出筐, 此时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 前日麦地皆青秧。

阴晴随意古难得, 妇后夫先各努力。

倏凉骤暖茧易蛾, 大妇络丝中妇织。

中妇辍闲事铅华, 不比大妇能忧家。

饭熟何曾趁时吃, 辛苦仅得蚕事毕。

小妇初嫁当少宽, 令伴阿姑顽过日。

明年愿得如今年, 剩贮二麦饶丝绵。

小妇莫辞担上肩, 却放大妇当姑前。

陈造是南宋较能反映社会现实以及劳动人民疾苦的一位诗人,很受陆游、范成大等大诗家的赏识。陆游为他的诗集作序,说他能“居今笃古,卓然杰立于颓波之外”,又说他的诗“不事浮响”,可见他诗歌的现实性是很强的,诗风也很质朴。

作者这一首古体叙事诗《田家谣》,宛如一幅田家劳动生活的风俗画,质朴纯美,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全诗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由农时入笔,写夏麦上场,春蚕出筐,这正是田家大忙的时节,恰好又是风调雨顺,“阴晴随意”。麦收过后,新秧又已泛青,只见那夫妻双双在田地里忙碌。这真是农家难得的好时光。这一层作者用夹叙夹议的笔法,写出了田家不误农时的勤劳和劳动的热情,赞叹之意已包融在字里行间。第二层集中笔墨写农家三妇。在蚕已作茧、蚕事正忙之时,大妇绕丝,中妇织帛。中妇年轻,忙里偷闲,不时还要用胭脂打扮一番,比不上大妇操劳顾家,忙得连吃饭都不能及时,一直辛苦到蚕事结束。小妇刚刚过门,不好就让她辛苦,只是陪着阿婆玩笑度日。这田家辛劳而又和美的情景,是通过家中三位媳妇各自不同的神态举止表现出来的。这里的笔法与辛稼轩《清平乐》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相似。辛词依次刻画人物以赞美农家的劳动生活。陈诗则从农家妇女来落笔,排行地位分明,神情各异,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的情趣。第三层写对明年继续得到好收成的祝愿,“剩贮二麦饶丝绵”,农家是多么希望辛苦劳动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啊!作者在全诗的结尾,又补写一笔“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小妇今年是新嫁娘,理当照顾,明年就应该减轻大妇的负担,让她去陪陪阿婆了。

作者在这首古诗里反映了风调雨顺年景农民一家的辛勤劳动生活,也写出了劳动之家纯朴和美的家风,以及获得丰收的喜悦和愿望。作者的赞美田家之情是以质朴真切而又饶有情趣的笔触表现出来的。全诗风调纯美,情趣盎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吴文英 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4
  • 《学弈》文言文翻译

    《学弈》文言文翻译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4
  • 浪淘沙 杨慎

            春梦似杨花,绕遍天涯。黄莺啼过绿窗纱。惊散香云飞不去,篆缕烟斜。  油壁小香车,水渺…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46
  • 误认文言文加点字翻译

    误认文言文加点字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语文考试的题型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误认原文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9
  • “李孝寿,字景山,李及之子”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

    李孝寿,字景山,李及之子。为开封府户曹参军。元符中,吕嘉问知府事,受章悼、蔡卞指,锻炼上书人,命孝寿摄司录事,成其狱。徽宗即位,嘉问先已得罪,孝寿亦削秩。蔡京为政,以为府推官,迁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1
  • 《范文正正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范文正正直 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