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赵汝

雨中奔走十来程, 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 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 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 翠条浓处两三莺。

这是一篇途中纪景的诗篇,记诗人在一次春日出行时路途所见。当然诗人也并非只是客观地写景,着重表现的乃是自己的感受,实际上是一篇春日旅途的即兴诗。

诗的开首写这次出行是在雨中赶路,长途出行而又恰逢阴雨,这是十分令人懊丧的。因为冒雨,不得不急急匆匆地“奔走”,而路途又远,其狼狈之态可见。但下句却突然一转,“风卷云开陡顿晴”,阵风起处,天开云散,天气忽然放晴。风卷去了满天的乌云,晴光四射;赶路者的烦闷心情,也从而被一扫而光。下面紧接着写诗人途中所见到的一片清新动人的春景。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前句写乳燕习飞,后句写鸠鸟唤偶,这正是春日所特有的景象。习飞的幼雏,无力高翔,只是在双亲的引导下,在花丛中时起时落,此写低处所见;而鸠鸟的叫声,又引着诗人向高处望去。原来不甘寂寞的鸠鸟,正满怀希望地唱着他的爱情之歌。称鸠鸟觅偶为“唤妇”,颇具谐趣。这两句联在一起,表现出一俯一仰、所见所闻,皆一片动人的春景、春情、春色。

五六两句,一写远眺,一写侧闻。春日雨后的江面,笼罩着迷迷蒙蒙的雾气,但远处的帆影依稀可辨;侧耳静听,山中农舍中,札札的机杼声,隐约可闻。“远认”、“微闻”,表现诗人在如画的春景中,不断地、极力地在调动自己的感官,捕捉着和体味着春日途中的乐趣。诗的最后,用“最爱”轻轻一转,把最令人陶醉的春景呈现出来,传达给读者:“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水畔翠柳浓密之处,有两三只婉转歌唱的黄莺,时藏时现。柳树翠带飘扬,一片新绿,黄莺跳跃枝头,活泼可爱,多么美的春光,多么生意盎然的气氛啊!

本诗写诗人春日途中所见,从苦雨忽而放晴写起,开始就流露出一种惊喜愉悦之情。下面两联写花下引雏的双燕,写枝头唤偶的鸣鸠,写远处江面的帆影,写空山农舍的机杼声,给人一种上下远近、耳目所及、美不胜收的印象。最后则集中突出一个镜头,用最美的意境结束全诗,赏心悦目,令人难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过陈琳墓翻译及赏析

      《过陈琳墓》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1
  • 《史记·货殖列传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货殖列传序 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36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及翻译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黄四娘:   黄四娘家的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4
  • 唐诗寄韩谏议注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3
  •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参考译文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4
  •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全文及翻译赏析

    名句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意思:梅花虽然美丽,但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出自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3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