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叶 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

这首小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点特别: 写山行与“姓字”何干?白鸟“三两声”究属何意?前无交代,后无说明,突然而起,戛然而收。乍读颇费解,但细细吟哦,却能从中体察出一种意境,领略到一种情趣。

出现于诗的前两句,只有“青山”和“我”,没有第三者,可见诗人是独行于山间;两个“不识”,又说明诗人是新来,而非重游。由此不难想象,踽踽独行的诗人,眼前所见只有陌生的青山。“山”与“我”,互不相识,冷眼相觑,这气氛该有多么沉闷。在这样的情景中,诗人发出“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的叹息,不是很自然吗?独行的“我”与孤峙的“山”,都想互通姓名,相结为友,苦于无人从中介绍。这时正巧“白鸟”飞来。这位第三者的出现,顿时使气氛活跃起来——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白鸟,泛指鸥鹭之类长着白羽的鸟。白鸟为山间溪上所常见,它的出现,本属平常,但此时此地,诗人见到这“似相识”的白鸟,不能不产生“他乡遇故知”之感。“我”见白鸟“似相识”,“山”见白鸟当然更不陌生,因此这“白鸟”俨然是“我”与“山”这一对陌生伙伴的共同好友。于是这位热心者连忙出面介绍,“对我对山三两声”。白鸟叫唤当然出自无心,但因为“我”“有心”,于是仿佛觉得鸟也并非无意。诗到此戛然而止,好像很突兀,其实恰到好处,山行之乐至此和盘托出,独行山间原不寂寞。

这首山行拾趣的即兴小诗,文字见天真,饶有风趣。在写法上,采取剪影式,捕捉住最唤起“诗心”的吉光片羽,不加修饰,以存其真。但中有包孕,读者自能领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乌尤山的诗词大全

    乌尤山,即古离堆,与凌云山一样,自唐以来就是蜀中游览胜地。乌尤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绿荫重叠。古时乌尤山与凌云山连在一起,凌云、乌尤、马鞍三山并立江畔,统称青衣山。《…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58
  • 文言文《藤王阁序》鉴赏

    文言文《藤王阁序》鉴赏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藤王阁序》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6
  • 刻舟求剑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28
  • 饮水

    饮水 晚南横西风, 北流不见东。 冰露一清水, 醇如百年酿。 (横取第四声)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60
  •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朝代:清代 作者:厉鹗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孥音遥去,西卢渔父初宿。心忆汐社沉埋,清…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740
  • 放言五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