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女词人,她的诗作传世很少,也不甚为世所称,这首五言绝句却是一首名作,传诵很广。

诗意明白爽朗,所用的项羽故事,也是人人所知的熟典。她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而诗则都是洗净儿女气的慷慨之音,和词风大不相同。

这其实是一首借古讽今、发抒悲愤的怀古诗。北宋靖康二年(1127),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以当时的形势言,金兵是孤军深入,黄河南北的许多州郡有的尚在宋人之手,有的虽已被占,但金兵数量不多,立足未稳;在金兵的进攻下,太行山一带抗金的义军蜂起,威胁着金兵的后方;如果高宗赵构能蓄志抗金,中原事是大有可为的。但赵构一开始就没有恢复国土保卫人民的愿望,带着臣僚仓皇南逃,先逃到扬州,后渡江而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在金兵的追袭下,又先后逃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和明州(州治在今浙江宁波),喘息甫定,就在临安定都。当时不少主张抵抗的文武官吏都建议不要一味南迁,如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中就载有吴伸所上的万言书,劝告赵构不要“止如东晋之南据”,可以代表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李清照的这首小诗则是以诗歌形式写出的时事评论。

项羽在垓下一战,为刘邦所败,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但他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此事的得失可置之不论,但他的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豪壮气概是令人感动的。举出项羽的不肯南渡,正是对怯懦畏葸、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辛辣讽刺。诗在字面上只是对千年以前英雄发感慨,但对时事的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

李清照之所以有如此沉痛悲愤的感情,是因为她本人正是在朝廷败逃的情势下被弄得家破人亡的。靖康之变迫使她丢弃了珍贵的图书文物而南奔。作为金石家和藏书家的丈夫赵明诚之死,和辛苦积聚的文物全数丧失,对她打击极大。李清照自己更因此而颠沛流离,尝尽人间艰辛。面对时局,她不能不兴起“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吕本中《兵乱后杂诗》)的怨愤。这种怨愤也正是当时千万蒙难人民共同的怨愤。百姓是无辜的,他们平时受尽剥削压迫,一旦事起,有守土保民之责的朝廷却不能保卫他们的安全,只顾自己忍辱偷生,委弃他们而一逃了事,不以见父老为羞。因此,此诗不仅是发抒了个人的悲愤,又是广大百姓的心声。这种诗篇出自一位封建时代女子之手,极为难能可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清史稿·列传六十一》原文阅读及译文

      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当除夕,雍建命徙廊庑,撤肴馔①畀之。师中索榕树枝制绳以燃炮,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2
  • 写安徽捉月台·李白衣冠冢的诗词大全

    捉月台在马鞍山市采石矶,李白衣冠冢在该市翠螺山腰。 捉月台,原名舍身崖,又称联璧台。台是临江悬崖上的一块突伸如翼的岩石,翘首展翅,突兀江中,势态壮观,十分险峻。上刻“联…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3
  • 文言文知识点:异读字

    文言文知识点:异读字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盘点—异读字,何为异读字?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4
  •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这几句是说,登上灵善寺塔,天界的仙花,似在窗前,月中桂树的枝条似在檐下摆动,芳香阵阵扑来;下视华岳,雄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0
  • 拔苗助长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拔苗助长,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文言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2
  • 唐诗北青萝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商隐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北青萝译文及注释 北青萝译文 夕阳落入崦嵫山中…

    古诗文 2023年2月25日
    2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