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求》

唐 庚

张求一老兵, 著帽如破斗。

卖卜益昌市, 性命寄杯酒。

骑马好事久, 金钱投瓮牖。

一语不假借, 意自有臧否。

鸡肋巧安拳, 未省怕嗔殴。

坐此益寒酸, 饿理将入口。

未死且强项, 那暇顾炙手。

士节久凋丧, 舐痔甜不呕。

求岂知道者, 议论无所苟。

吾宁从之游, 聊以激衰朽。

这首古体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有豪侠意气而又落魄潦倒的老兵形象,以他不畏权势的强项精神与士大夫舐痔吮痈的丑恶嘴脸相对照,抒写了作者对世风日下、士节沦丧的强烈愤慨。

诗以老兵之名张求为题,吸取新乐府首句标其目的作法。篇中描写老兵的侠义,处处都与他穷困的境遇联系在一起。首先开门见山亮出他的身份: 一个退伍的老兵,头戴一顶破斗似的帽子,几个字就勾勒出一副落拓不羁的寒伧相。年既老而无以为生,只得在益昌(今四川昭化)市集上卖卜糊口,又进一步从他的行业点出这是一个下九流的人物。然而说他寄性命于杯酒之间,却并非以市集上嗜酒如命的醉汉视之,而是赞美他善豪饮,具有“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李白《结客少年场行》)的意气。所以下面紧接着又写他一向好骑马好生事,以散财济贫为乐。《礼》云:“蓬户瓮牖”,瓮牖即以破瓮口当窗,代指寒微之家。此处著一“投”字,足见张求对金钱的不在乎,联系上文所说老兵生活的贫困,这种仗义助人的精神更显得难能可贵。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老兵处世也有自己的原则,从不假借他人之语,对人对事自有褒贬,即使得罪了人,也无所畏惧。别看他胸膛瘦得像鸡肋,却能巧妙地用拳头自卫,从来不懂得怕人发怒斗殴(这是反用阮籍“鸡肋难当尊拳”的典故,见《晋书·阮籍传》)。这两句写老兵瘦弱的躯干中蕴藏着刚强正直的品格和胆大粗放的气质,有如人物速写,简妙生动。当然,老兵的这种侠义是不能为世俗所容的,他只会因此而更加穷困,甚至弄到挨饿的程度(“饿理将入口”用的是周勃的典故,见《史记·绛侯世家》),但只要不死,就要硬着脖子做人,决不轻易低头(“强项”出于《后汉书·董宣传》),对于那些炙手可热的权贵当然更是不屑一顾。前面愈是强调老兵在穷饿将死的情况下犹能仗义疏财、不肯摧眉折腰向权贵的骨气,便愈是显出那些舐痔吮痈不知恶心、反觉甘甜的趋炎附势之徒的可鄙。所以对士人节义的沦丧无须多写,只消拈出这一个细节加以对照,自可从张求种种可贵品格的反面推想一些士人寡廉鲜耻的言行。在全篇尽情摹写之后,结尾突出一个对立面,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主旨,在阮籍的《咏怀》诗和白居易的新乐府中常见。不过前人用此法大多先铺写作者所要批判的内容,结尾突出的对立面才是作者正面的意思。此诗正相反,是以反面形象来衬托他所要歌颂的人物。然后再一次将张求的不知“道”和士人的知“道”两相对比,便更入木三分。《匡谬正俗》谓行无廉隅、不存德义叫做“苟”,张求岂是通晓儒道的人,但议论却无所苟且,那么言外之意分明是说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人恰恰是熟读经书、深知道义的士人了。由此作者对两种人表示了鲜明的爱憎: 尽管自己也是个士人,却宁可追随那不懂道义而言行无不合道的张求,希望以此激发起自己暮年衰朽的意气。结尾取新乐府卒章显其志的作法,明确点出创作意图,与开头相呼应。

此诗写人重在精神面貌,而绘其外形则只就一顶破帽,鸡肋上的一双拳头稍事勾勒,借以传神。语言通俗亦近似新乐府,但句调生硬拗口、滞涩不畅,又颇见宋诗避熟求生的特点。“饿理将入口”、“顾炙手”、“甜不呕”一类皆图生新而不避朴拙,在硬语怪句中求古意,形成豪放中带着苦涩的风格,却也与老兵仗义而又寒窘的形景相协调。游侠诗产生于魏晋时代,初、盛唐颇多颂扬豪侠意气的诗作,大都充满少年浪漫精神和积极进取的理想,中、晚唐这类作品就越来越少,宋诗中更不易见到。这首诗虽然不可能在一个穷困的老兵身上复活古人游侠诗中的浪漫气概和理想色彩,但作者能从下层市俗人物中发掘出他所追求的侠义和正气,并以此映照出士人阶层道德的普遍堕落,公然宣布了自己的向背,对于他所隶属的那个阶层确有刺激作用,这首诗的新意也正在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翻译赏析

      《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前言】   《东坡》是由苏轼创…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4
  • 《桑生李树》文言文及注解

    《桑生李树》文言文及注解   《桑生李树》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不进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们,以及这种不正常的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社会现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桑生李树》文言文及…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83
  • 一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一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父慧炬,齐尚书郎。高祖①践阼,(远)为步兵校尉。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4
  • 《汉书·原涉传》“原涉,字巨先”阅读答案及翻译

    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①送,行丧冢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9
  • 《谏论下》(苏洵)原文及翻译

    《谏论下》(苏洵) 原文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