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

宗 泽

繖幄垂垂马踏沙, 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 缓步徐行静不哗。

宗泽是宋代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陆游有两句著名的诗“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剑南诗稿》二五《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就是把两人相提并论的。他的诗虽所存不过二十来首,但一部分诗从一个抗金将领的角度反映了宋朝的抗金战争,很有特色。《早发》便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首。

《早发》写宗泽率领自己的军队于清晨出发,去进行一次军事活动。全诗的气氛可以用诗中的一个“静”字来概括。这“静”既是早晨的大自然所特有的宁静,又是纪律严明的宗泽部队行军时的肃静,更是一场激战即将来临之前的寂静。这三种“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逼真的行军图。

“繖幄垂垂马踏沙”,写的是行进中的军队。“繖幄”(繖,通伞)是主帅行军时所用的仪仗,“垂垂”是张开的伞有秩序而无声地移动的样子,给人以静悄悄的感觉。“马踏沙”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那战马踩着沙地所发出的沙沙声,更衬托出行军队伍的整静。这一句的特色,就在于用一个视觉画面表现了一个听觉印象;而行军队伍的肃静不哗,正是反映了宗泽部队的纪律严明,有战斗力。

“水长山远路多花”写了行军队伍周围的自然景色。悠长的流水、绵亘的远山、点缀于路旁的野花,这三者所构成的意境,是一种大自然在清晨时分的静谧。大自然的宁静与行军队伍的肃静互相映衬。“水长山远”既是说的自然景色,又暗示了行军路线之长。而宗泽既有闲情雅致欣赏周围的山水花草,则表明他对即将来临的军事行动早已成竹在胸,为下面一句的正面描写作了很好的铺垫。

“眼中形势胸中策”,正面描写了主人公的思想活动。“眼中形势”,是指当时的抗金形势;“胸中策”,是指自己将要采用的战略战术。宗泽骑在马上,分析着当前的形势,考虑着自己的对策,觉得一切都已了然于胸中。正因为这样,所以“缓步徐行静不哗”,让部队放慢速度,坚定而又稳重地向前行进,静悄悄地没有喧哗之声。最后一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名将指挥下的部队的风貌。在“静不哗”中,既表现了严明的纪律,也表现了激战来临之前的肃穆气氛。

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平平实实,不作豪迈语,却写出了一个大将的风度,至今仍脍炙人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鶗鴂声中寒食雨,芙蓉花外夕阳楼”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鶗鴂声中寒食雨,芙蓉花外夕阳楼。”这两句是说,寒食时节,春雨纷纷,杜鹃在声声啼叫;翠楼之下,一池芙蓉,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想象家乡寒食时节的优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79
  • 列传一三四文言文阅读

    列传一三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居父丧,哀毁逾礼。   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翻译赏析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前言】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95
  • 高考文言文主观翻译题的8个关注点

    高考文言文主观翻译题的8个关注点   关注点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6
  • 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原文赏析

      《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山残雪满山风,野寺无门院院空。   烟火渐稀孤店静,月明深夜古楼中。   【前言】   《雪后宿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00
  • 重阳节的诗句是什么

    重阳节的诗句是什么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的诗句   1、…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