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瞻枯木》

黄庭坚

折冲儒墨阵堂堂, 书入颜杨鸿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 故作老木蟠风霜。

元祐三年(1088),庭坚在史局任著作佐郎。春天,苏轼知贡举(主管考试),庭坚做他的属官。苏轼这年曾在酺池寺壁画了小山枯木,庭坚作《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诗,苏轼又作枯木,庭坚题了这首诗。

任渊注:“第一句元作‘文章日月与争光’,后改焉。”为什么改?可能是因为“文章日月与争光”指苏轼是大作家,与《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之二“海内文章非画师”指苏轼是大作家,意思有些重复,所以改了。开头说:“折冲儒墨阵堂堂”,折冲,本义是折坏敌方的战车,即打退敌人的进攻,这里是斟酌调停的意思。说苏轼用堂堂之阵来平息儒墨之争,学术不偏激,能得其平。“书入颜杨鸿雁行”,苏轼的书法可跟唐朝颜真卿和后周的杨凝式相比。《晋书·王羲之传》:“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书犹当雁行也。”雁飞成行,指并列。这里不是说苏轼的书法像颜真卿、杨凝式,而是说他和颜杨两家一样是当时第一流的书法家。

后两句说,“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任渊注:“此两句元作‘笔端放浪有江海,临深枯木饱风霜。’”为什么改?因为他的《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之一说:“白发千丈濯沧浪。”“濯沧浪”跟“有江海”意思相近,所以改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这里指苏轼胸中原来有一种高尚的境界,所以画出老树蟠曲,迎接风霜。这里有以画喻人的意思。老树经过多年风霜的打击,造成蟠曲,正与苏轼历经政敌攻击而其节愈劲相似。这幅枯木,是他胸中的郁结自然吐露的。跟凡庸之辈不同,所以落笔作画,自有“老木蟠风霜”之态。至于称赞书法,当是画上有题字的缘故。这首诗的构思特点是,不光写“老木蟠风霜”,还写出了苏轼的为人,写出了他的“折冲儒墨”,写出了他的“胸中丘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朝代:明代 作者:石茂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06
  • 《杞人忧天》文言文及翻译

    《杞人忧天》文言文及翻译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杞人忧天》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杞人忧天》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7
  •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晏子谏齐景公》文言文翻译

    《晏子谏齐景公》文言文翻译   晏子谏齐景公出自于《晏子春秋》,记述晏子同齐景公的一段对话,提醒齐景公执政要注重百姓疾苦。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晏子谏齐景公》文言文翻译,欢迎查看。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 游桃花源文言文翻译

    游桃花源文言文翻译   《桃花源记》的文体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桃花源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译文   在东晋太元年间…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3
  • 30句关于鸟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