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四月发黄州,自九江抵兴国,取高安,访子由,因游庐山……”可知此诗约作于是年五月间。同时所作的游庐山诗,有《初入庐山五言绝句》(三首)、《瀑布亭》、《庐山二胜》(两首)、《赠总长老》等七首。《庐山二胜》前有短序云:“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意谓游程所至达全山十分之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独择其尤佳者作二首。”又《东坡志林》卷一“记游庐山”条自述在庐山所作诸诗,“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知这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知道了这一背景,极有助于对这首诗的理解。

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姚宽《西溪丛语》评此诗首句谓:“南山宣律师《感通录》云:‘庐山七岭,共会于东,合而成峰。’因知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如果不是泛游了全山,收摄远近高低的全部峰岭在胸中构成整体的形象,就正如《初入庐山》第一首中所说:“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那样,只能看到峰峦陂陀的偃蹇(偃蹇,高耸貌)之状了。

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本作“远近看山各不同”,语意更明晰,但内涵较窄,只有“远近”而不及“高低”,颇疑苏轼初作如此,而以后改成今句。所以此句实应读作为“远近高低看山各不同”,方与次句的“识”字紧密扣合。远处、低处所“识”的庐山,只是青山偃蹇,葱茏一片;愈贴近、愈登高,则眼中所“识”之山中景物又随身之所至而各各不同。此时此际,庐山的局部的“真面目”方能收于眼底。若问:“庐山就如你眼中所见么?”如果答道:“那还有问题!我不是亲自经历了庐山么?”这回答好像没有错。其实仅就所见的一峰一峦,一树一石,和别的山一峰一峦、一树一石相比,并无多大差别,并不足以反映庐山的全部风貌。庐山的全景,庐山的“真面目”,它的总体形象,反而只有在远眺和鸟瞰时才能显现。因此诗人叹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和综合等耐人寻思的概念。苏轼慨叹身在山中反不识山的真面目之时,其实是识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见道之言。是经过了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因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才悟到“身在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时反而不识其真面目的事理。这时如果再下山回顾,眼中的山势虽仍然“偃蹇”如旧,但已不是如未游之前的“无素”和“不相亲”了。这时的庐山,在他已不是笼统的肤泛的面目,而是达到了具体的抽象。

这样,山水诗就具有了哲理性,不仅赢得了读者的广泛传诵和吟味,同时也成了人们讽喻某种社会现象的熟语。能产生这样的作用,就证明了这首诗的强大生命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辛弃疾――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宋代:辛弃疾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4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   ⑵“寂寞”二句:此系对…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03
  • 写河南龙门石窟的诗词大全

    洛阳城南伊水两岸有两山对峙,遥望好似巍峨壮观的门阙,古称 “伊阙”,隋唐开始称为 “龙门”。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险豁,为洛阳四关之一…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23
  •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岑参

          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在用韵上进行错综交织的安排,恰切地表现了起伏顿宕、悲壮淋漓的激情…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6
  • 张元干《卜算子·风露湿行云》赏析及译文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宋代: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卜算子·风露…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2
  • 清平乐(兴国军呈李司直)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今朝欲去。忽有留人处。说与江头杨柳树。系我扁舟且住。十分酒兴诗肠。难禁冷落秋光。借取春风一笑,狂夫到老犹狂。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5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