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二首》

苏 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 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 煮葵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 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 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 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歧路知多少? 试向桑田问耦耕。

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第一首主要写景,景中含情;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

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檐间积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难怪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了。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自然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 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充满着欢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好不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第二首继写山行时的感慨,及将至新城时问路的情形,与第一首词意衔接。

行进在这崎岖漫长的山路上,不禁使诗人联想到人生的旅途同样是这样崎岖而漫长。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阴风惨雨,也有雨过天晴。应该怎样对待人生?诗人不知不觉中放松了缰绳,任马儿沿着潺潺的山溪缓缓前行。马背上的诗人低头陷入了沉思。“散材”、“疲马”,都是作者自况。作者是因为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在朝廷无法立脚,才请求外调到杭州任地方官的。“散材”,指无用之才(典出《庄子·逍遥游》),此处为作者自喻。“搜林斧”,喻指深文周纳的党祸。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即便是无用之材,也畏见那搜林的利斧。作者对政治斗争、官场角逐感到厌倦,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所以,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他在饱览山光水色之余,想到了前几日霏霏春雨给茶农带来的喜悦,想到了为官清正的友人新城县令晁端友。临近新城,沉思之余,急切间却迷了路。诗的最末两句,就写诗人向田园中农夫问路的情形,同时也暗用《论语·微子》的典故: 两位隐士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命子路向他们问路,二人对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诗人以此喻归隐之意。

两首诗以时间先后为序,依原韵自和,描绘“道中”所见所闻所感,格律纯熟,自然贴切,功力深厚。尤其是第一首“野桃”、“溪柳”一联倍受前人激赏,汪师韩以为是“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苏诗选评笺释》卷二)。其实不仅此联,即如“絮帽”、“铜钲”之比拟恰切,“散材”、“疲马”之颇见性情,不也各有千秋,脍炙人口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学皆不精的文言文翻译

    学皆不精的文言文翻译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以下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5
  • 满井游记

    朝代:明代 作者:袁宏道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

    古诗文 2020年3月20日
    618
  •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李白拼音版及翻译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李白拼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李白拼音版 《 送sòng鲁lǔ郡j&ugr…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0
  •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0
  • 文言文中”故“字的用法

    拼音:gù 部首:攵部 首笔画:4 总笔画:9 笔顺:横竖竖折横撇横撇捺 【详细释义】 gù ①事故;变故。《孟子・滕文公》:“今也不幸至于大故。”《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

    古诗文 2022年5月14日
    478
  • 元宵节的诗句

    元宵节的诗句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清代关于元宵节的诗中有不少描绘了这些精彩生动的场景。下面是关于元宵节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