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扇》

李之仪

几年无事在江湖, 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新月上, 满身花影倩人扶。

扇,是驱热消暑的用具,同时又是古代文人潇洒生活的象征。因此历来的题扇诗,或作轻松诙谐之辞,或为风流倜傥之语,大都是随意之作。这种诗往往正如扇子本身一样,只是生活的小摆设,为之者不甚经心,读之者亦不深索。李之仪此诗则不然,它以健爽流利的笔触抒写生活的情趣,清新隽逸,算得上宋人书扇诗中的佳品。

全诗以“无事”二字为其主干,通篇的描写都是围绕这两个字展开的: 首句以“几年”写时间,以“江湖”写地点,在时间与空间的组合中,为“无事”创造了更悠闲、更自在的环境,诗篇一开始,便表达了优游自得的气氛,揭示了主题。第二句写无事中的事——醉。醉可以使人忘怀一切,因此“无事”的主人公更加解脱了。黄公酒垆,晋代酒家名(垆,酒店安置酒瓮的土墩,常代指酒店),竹林七贤中嵇康、阮籍、王戎等常在此酣饮。诗用“黄公旧酒垆”,以嵇、阮等饮酒者不受羁绊的生活作风取喻,进一步补足“醉倒”,自然也是进一步申说“无事”。“觉后”承“醉倒”。第三句说新月已上,然而诗人却还“不知”,再次显示了他万“事”皆“无”的心理状态。末句的“花影”是景之至美者,“花影”而又“满身”,充分表现了诗人醉倒花前的浪漫气质。“倩人扶”所突出的则是诗人的颓放。这一句描写醉态真是淋漓尽致,令人击节叹赏。

此诗第一句是生活与情操的概括说明,似戏剧中的序幕,一上来先从总体上给读者以完整的印象。后三句专写某次醉倒,则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是首句所述内容的生动再现。这种一、三分段的谋篇方法新颖、别致,李之仪巧用这一形式,使得在二十八个字的短小篇幅中,把情怀抒写得极为酣畅。

全诗虽仅有七言四句,但人物描写颇为成功: 既有整体形象,又有细节刻画;既写形,又写神,读之可见其人。末二句虽只用“新月”、“花影”等片言只语写景,然而它们同主人公形象配合有致,所以构成的画面就十分新鲜、逼真——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作者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水准。苏轼跋李之仪诗说:“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便参禅”。像《书扇》这样的好诗,是足以使大诗人苏轼爱不释手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贺《雁门太守行》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71
  • 2016年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0
  • 《鲁炅传》“鲁炅,幽人。长七尺余,略通书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鲁炅,幽人。长七尺余,略通书史。以荫补左羽林长上。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引为别奏。安禄山反,拜上洛太守,将行,于帝前画攻守势。寻为山南节度使,以岭南、黔中、山南东道子弟五万屯滍水南。贼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72
  • 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典型例题   (一)用作副词   1.用法: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12
  • 《破阵乐露花倒影》翻译及赏析

      破阵乐·露花倒影   柳永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7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的内容。   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