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避暑》

韩 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 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 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 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 万柄莲香一枕山。

这首诗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守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首句擒题,交代了时间(夏天)、地点(尽室林塘),次句渲染极为幽静的自然环境(如不在尘寰),并以“旷然”一词挑明题旨,抒发其超尘拔俗的思想感情和“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皇朝类宛》)的正直清廉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他的宽阔胸怀。

第二句用“如不在尘寰”比喻旷然之情,空灵飘逸。但作者犹嫌不足,在颔联中再进一步为“旷然”作注。在炎夏酷暑中,一般俗士,每喜以管弦消遣。但作者不借外物,只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摆脱了尘寰的炎热和烦恼。“清风”何以有如许魅力?且看稍后的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闻之而得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即可明了。倘悟此意,即能烦恼冰消。“清风”一词语意双关,又表明正直无私,两袖清风。这里用“谁人敢议”的反诘句法,加强语气,著一“敢”字,尤为雄健峭拔,与下句“能”字对照,一个突兀而起,一个平平淡淡,起伏跌宕,足见诗人的功力。

颈联虚实并用,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水鸟得鱼”、“岭云含雨”,一近一远,一俯一仰,这是实写。“长自足”、“只空还”抒发作者感情,这是虚写。但细细品味,知其不唯写景抒情,还是以象征手法阐发人生哲理,所写之景不必是眼前实景。全联意谓要像水鸟那样“知足保和”,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所谓“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外在的事物都是有限的;追求内在的精神品格,才是他要表现的主要思想,也是他能旷然自得的根源所在。据《宋史》本传,他屡次主动辞位,确能“长自足”。但从他“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前后七十余疏”看,他也不薄事功。不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本是儒家传统思想。韩琦如此,并不矛盾。

尾联是讲修养之法。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清心澄虑之物,即“万柄莲香一枕山”。这句衬托出他胸襟的清高脱俗。

这首诗含蓄蕴藉,境界高远,有雍容闲适之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七言古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75
  • 清平调・其二――李白诗词全集

      清平调·其二   唐代: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译文】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7
  • 贾人渡河阅读答案

    《贾人渡河》阅读答案 贾人渡河 济阴之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

    古诗文 2022年5月14日
    191
  •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①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5
  • 《淡黄柳·空城晓角》翻译赏析

      《淡黄柳·空城晓角》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0
  • 苏秦以连横说秦的文言文翻译

    苏秦以连横说秦的文言文翻译   《苏秦以连横说秦》是《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说客苏秦见秦王时献连横之策,秦王没有采纳,于是苏秦发奋学习纵横之术、终于成功当上赵相…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