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柳 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 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这首诗是柳开的名作,诗人犹如技术高超的摄影师,在最引人注目的一瞬间按下快门,给读者留下了一幅渗透着力之美的画面:

塞外的大漠上,风儿不吹,云彩不动,一切都像凝固了,突然,一支响箭呼啸着直刺云霄,窥探宋朝边境的胡骑蓦然举首,仰望长空……

自然,这幅画并不能全部概括这首诗。如果一首诗只是一幅静止的画面,那就未免会使人产生单调之感,一首好诗应该给人以画面的流动感,扣人心弦的音乐感以及丰富的内涵。

诗人赋予塞上辽阔、苍茫的背景以两个动体——箭和胡骑。而迅捷得不见其形、只闻其声的箭则是使整个画面移动的牵引力。随着它冲向无垠的天空,在它身后牵引着数百胡骑的视线。箭在疾飞,视线在延长,使整个画面都活动起来。除了这画龙点睛的移动感之外,诗人又以简洁的手法给这活动的画面配上富于塞外情调的音乐。整幅画卷在响箭的呼啸声中展开,它刺破了宁静的氛围,又引起了大群战马突然被勒住而发出的嘶鸣声,这不是箭的独奏,而是由箭的呼啸、胡骑的嘶鸣组成的一首感情激越、节奏急促的交响曲,它伴着移动的画面,进入读者的想象中,造成一种紧张、强大的气势,赋予全诗以力之美。后两句是全诗高潮,胡骑“尽提金勒向云看”这个群像式的造型把响箭疾飞的效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诗也就在这里戛然而止,至于箭的余响,骑士们注视响箭时的心理反应,诗人则让读者自己去倾听,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而读者也正是通过这种想象,感受到诗的无穷魅力。

诗人通过对一个瞬间场面的描摹,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他的笔下虽无刀剑相交,仅响箭一支,但人们从这支来无影、去无踪的响箭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某种自豪的心理和高亢的精神,这当然是宋初国势的相对强盛在当时人们精神上的反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后汉书·杜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杜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3
  •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全词赏析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出自蒋捷《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2
  •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1、行李   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   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9
  •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50
  • 欧阳修文集――卷七十五・居士外集卷二十五

      ◎谱   【砚谱】   端石出端溪,色理莹润,本以子石为上。子石者,在大石中生,盖精石也,而流俗传讹,遂以紫石为上。又以贮水不耗为佳。有鸲鹆眼为贵,眼,石病也,然惟此岩石则有之…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3
  •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对比释义

    古今异义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