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全词赏析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出自蒋捷《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释】
①“客思”:抒述长期飘泊江湖,多在水乡。
②犹借竹为名:蒋捷号竹山,系取于家乡竹山之名。无家种竹云云,言其归家不得、身无安居处。
③棹歌:渔歌,船夫之歌。
 
【赏析】
蒋捷这首词和其《虞美人·听雨》一样,是其对己身世和生平的自叙性文字。这首词在表达了更为婉约些。它用一种闲适、淡漠的表面,以潇洒而轻逸的笔调写出内心的隐痛蒋捷世属宜兴望族。
 
全词以写景起调。“枫林红透晚烟青”,枫叶深红,是经霜长久,“透”了即要落地。“烟青”在“晚”:这恰如一个饱经折磨身乏神疲,凄恻迟暮的老人。接着抒发愁思:“客思满鸥汀”,“客思”是客居江湖的亡国飘泊之愁:“鸥汀”,表示水乡,愁对闲暇栖息的鸥鸟和平静空阔的沙汀,一“思”便即景见情。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二十年”,应是亡国后的二十多年。他想“种竹”,因为竹节是被当作保持高节与虚心的象征的。种竹,实为寄托亡国遗民的心事。“种竹”而“无家”,是因国破家亡。如果还不想改变自己的好尚,而只能“借竹为名”。在词人故乡宜兴有竹山,在县东北六十里的太湖之滨,作者曾隐居于此,故号竹山。
 
转笔写时间之易逝。“春风未了秋风到”,季节迅速地变换,其余是一片空虚。“老去万缘轻”,意同《虞美人·听雨》的“悲欢离合总无情”,词人表示这种淡漠、麻木的感情,是包含了失去少年欢乐和豪情壮志的悲哀。实际上他是用冷漠、麻木来表示对黑暗现实的蔑视的。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以颓唐、闲散、放浪的形态自污,以山水、渔樵为知音,作逍遥游,“闲吟闲咏”,让舟子、渔人,去作“棹歌”歌唱了。“闲淡”是被迫养成的:“无闷”、“无愁”恰是愁闷大到无可收拾的地步。
蒋捷世属宜兴望族,加上少年即中科第,使他从骨子养成一种名士风流的气概。但朝代的更换,使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词只好在吟花赏月表示出对往昔盛事的眷念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6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文言文省略句式知识点

    初中文言文省略句式知识点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0
  • 蒙恬文言文的练习

    蒙恬文言文的练习   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8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词…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26
  •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译文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译文答案   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8
  •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4
  •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这两句写晓行时的景色——踏上旅程,通过参天大树的缝隙,看见朗月高悬。沿着山路行进,峰回路转,刚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