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1100字
《呼兰河传》
呼兰呼兰
——萧红一个女人的孤寂《呼兰河传》是萧红生前写的最后一本小说,也是唯一的一本描写童年趣事的自传体小说。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了,我长到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就快七十多了。我还没长大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曾经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呼兰河传》讲述的是萧红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的童年生活。
萧红,原名张乃莹,北方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的一生是这样的,贫困,潦倒,不幸,早逝。都说林徽因是四月天,那萧红就是九月天。“我与蓝天碧水永处,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的一生是既骄傲又孤寂的。小小的呼兰河留不住萧红,19岁时,终于发起对命运的呐喊,独自离家出走,前往北平求学。由此生活又平添了一抹异色。31岁逝世于香港。生于异乡死于异乡。仿佛一朵开到极致的花,在最美的年华死去,留下灿烂的光华。
北方佳人,才华横溢,少小离家,感情坎坷,却越挫越勇。如辰星般在夜空闪耀,然天妒红颜。早早离世。天际的辰星坠落,化身为陨石,依旧光芒万丈。她的故事被后辈所熟知,她的作品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 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据文中所说,那是十岁以前的萧红,不用上学,又无法出远门,十年脚步丈量过的地方实在是少之又少。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怎么看都不繁华,只有两条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小商小贩小磨坊,唯一的药铺油铺米粮铺,小城的一切都是那么简朴单调恬静。就是这样的小城,住在街上寂寞又冷清,萧红似乎是不出门的,她是城里的局外人。平静着述说着小城的过往,这些都与她无关。她活动的地方似乎只有家,祖父的四方院子是萧红的天堂,夏虫的叽叽喳喳,秘密花园基地,奶奶喜欢的韭菜,祖父的陪伴。仅此而已。
萧红用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冷眼旁观这个小城,只关注“新鲜事儿”:驴陷入泥坑死了,王寡妇的独子掉进水里淹死了,王寡妇疯了,有人掉进染缸里淹死了,一个私生子饿死了,团圆媳妇死了,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小城的这些新鲜事,小萧红似是不畏惧死亡,似是理解浮世喧嚣,人情冷暖,人们围观团圆媳妇在胡家受虐的场景,并非要拯救这个小女孩,而是因为生活过于单调而去凑热闹的,大娘婆婆是好财的大地主。一瓶红花油都舍不得买。他说一个团圆媳妇的花费也不少呢。你看她8岁时我定下,一定就是八两银子。年年有时绳头钱,鞋面钱的,如今又用火车把它从辽阳接来,这一路的盘费,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