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读后感900字
宋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牌前十名依次是:浣溪沙、水调歌头、鹧鸪天、临江仙、念奴娇、菩萨蛮、西江月、满江红、点绛唇、清平乐
《苏幕遮》这个词是波斯语“乞寒节”的音译
《雨霖铃》词牌一般押入声韵,入声今天已经在现代汉语里彻底消失了,所以读起来常常觉得不但不押韵,而且连韵脚用字的平仄都不统一。
《浣溪沙》原本应该叫做《浣溪纱》,是文人们很常用的词牌,上片三句都是单独成句,每句押韵。下片的头两句一般要写成对仗,使小令有一点律体诗的味道。
《清平乐》是词人们最爱使用的几个小令词牌之一,上片用仄声韵,下片用平声韵,句子较短,适合清冲淡雅的写意风格。
《水调歌头》用韵有点儿特殊,虽然句末都押平声韵,但上下片的各两个六字句往往要押仄声韵。
《踏莎(suō)行》出处不详,是一个双调仄韵词牌,上下片起首的两个四字句例用对偶。
《青玉案》分上下两片,每片各有五个仄声韵。
《声声慢》,蒋捷在用这个调子填词的时候每个韵脚都用“声”字,故此得名。
《满江红》押入声韵,音调苍凉沉郁,多用来抒写怀抱
《钗头凤》这个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的《撷芳词》改易而成的,因为《撷芳词》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词牌取名为《钗头凤》。
《贺新郎》词牌的名称来自于苏轼的一首词“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之句,所以称之为《贺新凉》。后来“凉”字讹传为“郎”,《贺新郎》曲调苍郁,尤其适合抒写悲凉的情怀。
《菩萨蛮》都是所有词牌中最古老的种类之一。全调共四十四字,由五言句和七言句杂错而成,每两句一换韵,平声韵与仄声韵交替。
《忆秦娥》共四十六字,上片与下片各押三个仄声韵和一个叠韵,韵脚一般都用入声字。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部,与现代汉语的四声不同,尤其是入声韵已经分散在现代汉语的四声里了。
《鹊踏枝》原为唐教坊曲,取义于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双调,仄韵,六十字。这个词牌下大多写缠绵悱恻的爱情与春花秋月的闲愁。
《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乌夜啼,主要用以抒写愁肠百转的忧思或缠绵悱恻的情思,词牌字数不多,变化却多,不但句式错杂,就连下片头两个三言句还要换成仄韵,造成悠扬而顿挫的音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