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7题(12分)

景公问晏子曰:“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晏子对曰:“有。”公曰:“其术如何?”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公曰:“奚谓也?”对曰:“其谋也,左右无所系,上下无所縻,其声不悖,其实不逆,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义而谋,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故反义而谋,倍民而动,未闻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于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反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

公曰:“寡人不敏,闻善不行,其危如何?”对曰:“上君全善,其次出入焉,其次结邪而羞问。全善之君能制出入之君;时问之君,虽日危,尚可以没身①。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

[注]①没身:终生、一辈子。文中的意思是这一生还不至于遭受灾祸。

23、晏子认为“得谋”、“成事”的必要条件是□□和□□。(2分)

24、选文第2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___,通____。(2分)

25、对“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国家要把劳动当作百姓的义务,然后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利益。

B、国家有义务为百姓辛劳,百姓需要获得更多的利益。

C、执掌国家的人所操劳的事都合乎道义,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百姓获得利益。

D、执掌国家的人劳心劳力是他的义务,老百姓获得利益是他们的权利。

26、晏子说“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的理由是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7、概述选文中对比论证的内容,并简要说明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23、度义(1分)、因民(1分)

24、倍(1分);背(1分)

25、C

26、景公能够做到“时问”、不“结邪”,所以晏子说“尚可没其身”。

27、文中将度义因民事必成和逃义傲民虽成而不安、不荣对比,以三代之兴时必度义因民和及其衰时反义伤民对比,鲜明地突出度义因民是谋事成事之术的观点。(4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44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口技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口技》   作者:林嗣环【清代】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9
  • 《论语・颜渊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rd…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68
  • 苏辙《李简夫少卿诗集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李简夫少卿诗集引苏辙熙宁初,予从张公安道以弦诵教陈之士大夫。方是时,朝廷以徭役、沟洫事责成郡邑,陈虽号少事,而官吏奔走,以不及为忧。予独以诗书讽议窃禄其间,虽幸得脱于简书,而出…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3
  • 吴文英《蹋莎行·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注释】 笼绡:笼…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3
  • 《人有负盐负薪者》文言文翻译

    《人有负盐负薪者》文言文翻译   人有负盐负薪者选自《北史·李惠传》原文,后魏惠,为雍州刺史。下面是《人有负盐负薪者》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   人有负①盐与负薪②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8
  • 唐诗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韦应物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译文及注释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