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7题(12分)

景公问晏子曰:“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晏子对曰:“有。”公曰:“其术如何?”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公曰:“奚谓也?”对曰:“其谋也,左右无所系,上下无所縻,其声不悖,其实不逆,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义而谋,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故反义而谋,倍民而动,未闻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于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反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

公曰:“寡人不敏,闻善不行,其危如何?”对曰:“上君全善,其次出入焉,其次结邪而羞问。全善之君能制出入之君;时问之君,虽日危,尚可以没身①。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

[注]①没身:终生、一辈子。文中的意思是这一生还不至于遭受灾祸。

23、晏子认为“得谋”、“成事”的必要条件是□□和□□。(2分)

24、选文第2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___,通____。(2分)

25、对“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国家要把劳动当作百姓的义务,然后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利益。

B、国家有义务为百姓辛劳,百姓需要获得更多的利益。

C、执掌国家的人所操劳的事都合乎道义,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百姓获得利益。

D、执掌国家的人劳心劳力是他的义务,老百姓获得利益是他们的权利。

26、晏子说“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的理由是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7、概述选文中对比论证的内容,并简要说明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23、度义(1分)、因民(1分)

24、倍(1分);背(1分)

25、C

26、景公能够做到“时问”、不“结邪”,所以晏子说“尚可没其身”。

27、文中将度义因民事必成和逃义傲民虽成而不安、不荣对比,以三代之兴时必度义因民和及其衰时反义伤民对比,鲜明地突出度义因民是谋事成事之术的观点。(4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44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也。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r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7
  • 客亭秋窗犹曙色翻译赏析范文

      《客亭·秋窗犹曙色》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0
  •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分析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分析   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0
  • 塞翁失马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塞翁失马   ——选自《淮南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7
  • “(苏轼)徙知徐州”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56
  • 描写梅花的优美诗句

    描写梅花的优美诗句(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