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李简夫少卿诗集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
李简夫少卿诗集引
苏辙
熙宁初,予从张公安道以弦诵教陈之士大夫。方是时,朝廷以徭役、沟洫事责成郡邑,陈虽号少事,而官吏奔走,以不及为忧。予独以诗书讽议窃禄其间,虽幸得脱于简书,而出无所与游,盖亦无以为乐也。
时太常少乡李君简夫归老于家,出入于乡党者十有五年矣,间而往从之。其居处被服,约而不陋,丰而不余。听其言,未尝及世俗;徐诵其所为诗,旷然闲放,往往脱略绳墨,有遗我忘物之思;问其所与游,多庆历名卿,而无献晏公深知之;求其平生之志,则曰:“乐天,吾师也。吾慕其为人,而学其诗,患莫能及耳。”予退而质其里人,曰:“君少好学,详于吏道,盖尝使诸部矣。未老而得疾,不至于废而弃其官。其家萧然,饘粥之不给,而君居之泰然。其子君武,始弃官以谋养,浮沉里闾,不避劳辱,未几而家以足闻。”陈人喜种花,比于洛阳。每岁春夏,游者相属弥月。君携壶命侣,无一日不在其间,口未尝问家事。晚岁,其诗尤高,信乎其似乐天也。
予时方以游宦为累,以谓士虽不遇,如乐天,入为从官,以谏争显,出为牧守,以循良称,归老泉石,忧患不及其身,而文词足以名后世,可以老死无憾矣。君仕虽不逮乐天,而始终类焉,夫又将何求?盖予未去陈而君亡。其后十有七年,元祐辛未,予以幸遇与闻国政,禄浮于昔人,而令名不闻。老将至矣,而国恩未报,未敢言去。盖尝恐兹心之不从也。君之孙宣德郎公辅以君诗集来告,愿得予文以冠其首。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故具道畴昔之意以授之。凡君诗古律若干篇,分为二十卷。
(选自《苏辙集》,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朝廷以徭役、沟洫事责成郡邑 责:要求
B. 予退而质其里人 质:询问
C. 游者相属弥月 属:接连
D. 愿得予文以冠其首 冠:超越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熙宁初年,苏辙跟从张安道教授陈地的士大夫,陈地的官吏忙于公务,苏辙虽然有幸脱身于公务,但少有交游。
B. 苏辙前往拜访归老于家的李简夫,李简夫仰慕白乐天,归乡十五年,生活简约,谈吐不俗,曾与朝中有声望的公卿相知。
C. 苏辙从李简夫的乡人那里听闻,李简夫的儿子李君武放弃官职,在乡里谋求生计,不辞辛劳,不久他家便以富足闻名。
D. 苏辙虽然仰慕李简夫的为人,并为他的诗集作序,但是也为李简夫退居乡间与乡人为伍感到遗憾。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徐诵其所为诗,旷然闲放,往往脱略绳墨,有遗我忘物之思。(5分)
(2) 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故具道畴昔之意以授之。(5分)

8. 苏辙从哪些方面评价了李简夫?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5. D (冠:加在前面)
6. D (文中没有为李君简退居乡间与乡人为伍表示遗憾)
7. (1) 译文:(我)慢慢吟诵他所写的诗,(他的诗)旷达闲适,常常不拘束于法度,有物我两忘的情思。
【得分点】补充主语“我”“脱略”“绳墨”“遗我忘物”,以及语意通顺各1分。错一处扣1分。
(2) 译文:我向来仰慕李简夫的品行,赞赏他的知止知足,却怕(自己)不能践行,所以全部道出往昔的心意来授予他人(知晓)。
【得分点】“素“高“止足”“蹈”“畴昔之意”各1分。错一处扣1分。
8. 品行操守;诗文风格;为官之道;审美追求(生活情趣)。(每点1分)
【评分细则】审美追求答成“兴趣爱好”得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175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宽文言文翻译

    刘宽文言文翻译   刘宽为汉高祖刘邦十五世孙、司徒刘崎之子,为政以宽恕为主,被海内之人称为长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刘宽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   刘宽文言文原文   刘宽字文饶,弘农…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4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阅读答案附赏析

    琐窗寒·寒食 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①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贞观中,李大亮巡察剑南,表义府才,对策中第,补门下省典仪。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 为长孙无忌所恶,奏斥壁州司马。诏未下,义府问计于舍人王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9
  • 写湖北古琴台的诗词大全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在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相传春秋战国时伯牙在此鼓琴,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伯牙志在 “高山流水”,两人遂结为知交。战国 《吕氏春秋&mi…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98
  • “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这两句是说,不要以为看到秋天一叶落下,不会引起万木凋零。比喻人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颇具哲理。 出自邵谒《论政》 贤哉三握发,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3
  • “史祥,字世休,朔方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史祥,字世休,朔方人也。祥少有文武才干,仕周太子车右中士,袭爵武遂县公。高祖践阼,拜仪同,领交州事,进爵阳城郡公。祥在州颇有惠政。后数年,转骠骑将军。伐陈之役,从宜阳公王世积,以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