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人格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让我们一起追寻那人格的风筝。

  12岁的阿米尔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爷。他本与仆人哈桑手足同情,但在一次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让阿米尔无比痛苦,无比自责的事。因为那件事,他逼走了哈桑,不久后自己也随父亲去了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因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而再次踏上故土,却发现了一个惊天谎言。他一点点探索着,看着战争中阿富汗的惨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经故去的哈桑的儿子,拉回了那只他丢弃了的人格的风筝。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样带“悲”的作品,但在长长的叹息之后,我却感受到了无比的震撼,那只飘荡着的风筝线也悠悠晃晃地系在我的心上。在书中,阿米尔追寻着的似乎是他与哈桑的友谊,是他不再内疚的,变得勇敢起来的心。

  原本的阿米尔是懦弱的,无法保护也无法面对自己的伙伴,好在追寻中他还是找回了失去了的心。可是,在生活中,每一次伤害都可以弥补吗?不是的,有的风筝将再也寻不回来。不得不说阿米尔是幸运的,而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幸运的遭遇:那件事发生在2009年的暑假,我刚刚学会站立的小表弟来我家玩。一次没人时,我的脚不小心扫到了他,还站得不是很稳的他一**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面对哈哈哈责问,我违心地说:“是他自己摔的……”还好,我最后还是说出了真相,拉回了那只差点飘离的“风筝”。

  细细想来,我似乎比阿米尔更幸运,因为他与哈桑是再也回不去了的,他的“风筝”已是残缺。而在这“风筝”的背后,附着的是人性,是诚实、勇敢、善良的品质,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只有不失去我们的“风筝”,才能算一个真正的“人”。

  像原本少年时的阿米尔,他那懦弱的表现使他的“风筝”丢失,在日后的几十年中他都是在后悔与自责中度过,这也是惩罚。直到他重踏故土后,他那不顾一切的救赎才让正义回归,但“风筝”还是残了,这也意味着他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一刻不停地追寻,追寻那只对他来说无比重要的“风筝”

  阿米尔的“风筝”丢了,又被追回。而你的呢?你可曾丢失了你那只带有你人格的“风筝”?在那飘荡的风筝上也有着一份对人命运的掌控。不论因什么,也不论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追寻吧!一起找回我们的那只“风筝”,并将它好好保存,永远不再丢失。你愿意么?

  让我们一起追寻那只人格的风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632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美国精英高中基因解析》读后感1000字

    提到“精英教育”大部分人联想到少部分人、学费高昂、成绩优异。作者指出“精英”是指社会中那些对各领域有杰出贡献而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群体。前者让人感到一种对资源的掠夺,而后者更强调的是对…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60
  • 再坚持一下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曾经有一篇文章,讲到一个关于拳王阿里的故事。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20世纪70年代,33岁的阿里与另外一位猛将弗雷泽…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48
  • 《辫子姐姐长大有意思―― 一千零一个烦恼》读后感300字

    “成长”就是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目标,特立独行,拥有坚强的内心,用自己的方法,一心一意地去努力去前进。《辫子长大有意思――一千零一个烦恼》这本书,属于成长中的所有女生。辫子郁雨君懂得每…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442
  • 《蒙古往事》读后感800字

    《蒙古往事》讲述了草原英雄成吉思汗和其父辈的一生。少年时期的成吉思汗叫铁木真,,其父“也速该”在部落的仇恨中被害,“诃额伦”把铁木真和他的兄弟抚养成人,铁木真十三岁时就背负了一个男…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123
  • 《约翰·克里斯托夫(全集)》读后感_800字

    《约翰·克里斯托夫(全集)》读后感800字 罗曼罗兰在序言里谈到:要把本书“献给世界各国受苦受难、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自由心灵!” 我想自己可能也是其中之一,生而猎奇,别人给的答案,…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194
  • 《爱与祈祷》读后感800字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读《爱与祈祷》有感 曾经一度认为“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直到这年我阅读了华盛顿・贾维斯的《爱与祈祷》,我对少…

    读后感 2022年6月21日
    2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