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写景:盛唐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盛唐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赏析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847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贺新凉(寿制帅董侍郎)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濯锦江头路。望祥云、密拥旌幢,初开天府。冰露壶中秋玉莹,不着人间烦暑。现物表、神仙风度。回首太清宫阙杳,是鸣珂簪笔遨游处。万舟斛,却西…

    古诗文 2020年6月2日
    687
  •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全词翻译赏析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释:   &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4
  • 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

      〔明〕汤显祖   【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6
  • 文言文的英文怎么说

    文言文的英文怎么说   文言文的英文:   1.the literary language used in ancient China and preserved today fo…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8
  •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的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的归纳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   2、 从流飘荡 从:顺,随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4、急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这两句是说,新春佳节,家家与亲人团聚,我却独处异乡,孤身一人,只有岭上的猿猴同我从早到晚作伴,江边的垂柳和我一样经受着风尘的侵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