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博学有才气”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①,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为殷仲堪参军,深被眷接。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又为谢鲲象,在石岩里,云:“此子宜置丘壑中。”欲图殷仲堪,仲堪有目病,固辞。恺之曰:“明府正为眼耳,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仲堪乃从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恺之矜伐过实,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又为吟咏,自谓得先贤风制。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选自《晋书•• 文苑》,有删改)

【注释】①琴:指嵇康的《琴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亦深被眷接 器重

B.此子宜置丘壑中 弃置

C.了无怪色 明白

D.恺之矜伐过实 庄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恺之尝因假还 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

B.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

C.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

D.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 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

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顾恺之“画绝”和“痴绝”的一组是 (3分)

A.①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 ②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

B.①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 ②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C.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 ②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

D.①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②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

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顾恺之博学而有才气。他绘声绘色地向人描述会稽山水的状貌,以“渐入佳境”妙释自己总是从根部开始吃甘蔗的原因。

B. 顾恺之特别擅长人物画,谢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前无古人。恺之画人物最重视点睛,认为眼睛最能生动逼真地表现人物。

C. 顾恺之画像善于点染衬托。他画邻女像,“图其形于壁”;画谢鲲像,“在石岩里”;画有目病的殷仲堪,“明点瞳子,飞白拂上”。

D. 顾恺之吟咏具有先贤的风制。他曾在月色下长声吟咏,受到邻居谢瞻的赞赏,恺之自力忘倦,一直吟咏到天亮才停下。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

尝 以 一 厨 画 糊 题 其 前 寄 桓 玄 皆 其 深 所 珍 惜 者 玄 乃 发 其 厨 后 窃 取 画 缄 闭 如 旧 以 还 之 绐 云 未 开 恺 之 见 封 题 如 初 但 失 其 画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②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86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573
  • 承宫樵薪苦学

    原文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54
  • 渔翁夜傍西岩宿翻译及赏析

      《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全文古诗如下: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8
  • “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这两句是说,不要以为看到秋天一叶落下,不会引起万木凋零。比喻人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颇具哲理。 出自邵谒《论政》 贤哉三握发,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年终工作总结文言文

    年终工作总结文言文   年终总结文言文怎么写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年终工作总结文言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年终工作总结文言文1  回首匆匆,感慨万千。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90
  • “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这两句写泾川的风光——江湖之上色彩明艳,美丽多姿,虽然时已届秋,但草木仍然保持着茂盛的姿态。景色秀丽,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