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者对碳-14的别称是“” ,这是因为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即经过5730年,碳-14的含量才减少一半。如此长的半衰期,碳-14足以担当“历史钟表”的重任。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碳-14和其他碳原子一起,进入了植物体内跟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一旦植物死亡后, 它的光合作用也停止了,碳-14不再进入它的体内, 而已留在植物体内的碳-14因放射性衰变,含量会逐渐减少。不过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的,经过5730年,碳-14的含量才减少一半。因此,在远古年代的物品中,都能检测出尚未衰变的碳-14。所以,考古工作者从遗址、 古迹中采集到一块木片, 只要测定一下其中碳-14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这木片的年代,从而得出该遗址、古迹的年代。
为什么“碳钟”可以测定古文物的年龄?
•
十万个为什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088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