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夜――白居易诗词全集

  晚秋夜
  [唐]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译文】
  宽广夜空明月高悬静寂无声,月光下只有愁人独自徘徊,形单影只。
  盛开后渐渐凋零的菊花倚着稀疏的篱笆,枯败的梧桐树叶飘落寒井之上。
  塞外飞鸿感到晚秋已尽,急速的由北向南飞去;邻居的鸡啼推迟因为它知道昼短夜长。
  积聚着情感不说话,徒然思索着,风儿吹落露珠,打湿衣襟,感到一阵凉意。
  【注释】
  溶溶:宽广的样子。
  寒井:井下寒凉。
  塞鸿:塞外的鸿雁。
  凝情:情意专注。
  【赏析】
  月光如水,残菊傍疏篱,落叶飘零,塞鸿急飞,秋深夜静,寒气袭人,惟见诗人凝神遐思。此诗氛围清冷寂静,色彩皎洁幽丽,韵味清新隽永,通俗浅显,平易近人。《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此诗就是如此。
  所谓浅,就是浅显通俗,琅琅上口,不饰典故,不用奥语;所谓淡,就是轻轻入之,淡淡出之,不着浓彩,不用艳词;所谓清,就是气氛爽利,清新明朗,不事雕琢,自然而然;所谓丽,就是容光焕发,天真纯净,文采斐然,姿容秀美。首联写宽广的碧空中,高悬着一轮明月,皎洁华美,静寂无声,把读者带入一个浩渺无垠、明媚清朗、宁静深邃的境界中。
  月下凝思,遥视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从中来,忧思萦怀,然而对月无言,惟有形影相吊而已。在这里,诗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与静谧的月夜在基调上是非常吻和的。颔联写菊花开放,论常理,秋菊独傲霜雪,孤芳孑立;但此时却是残菊花开,还依傍着稀疏的篱笆,可见凋谢之期已不远了。
  然而,尚可支撑些时日,至于衰老的梧桐,却已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叶子已纷纷凋零,飘落在寒井之上了。这里,以花开对叶下,残菊对衰桐,傍疏篱对落寒井,更渲染出一种凄寂寒冷的气氛。虽系写景,却暗寄着愁情,且与首联写的 愁字相呼应。颈联由植物转入写动物。塞外飞鸿,为了躲避寒冷的侵袭,疾速地飞过长空,由北向南,感到晚秋已尽;由于昼短夜长,邻居的鸡啼也推迟了。这里,以塞鸿飞急对邻鸡鸣迟,以觉秋尽对知夜永,以反衬晚秋夜的寒冷,从而把诗情深化到一个更新的境界。尾联又回到写人上来。这就是首联所写的愁人,他凝情不语,寂寞凄清。就在他思绪万千之际,萧瑟的秋风,阵阵吹来,拂在白露上,冷气袭人,衣不胜寒!全诗流畅爽口,通脱雅致,清淡幽丽,宁静悠远。
  俗与雅,没有明确界限,而是相反相成的。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方为上乘。黄庭坚强调过以俗为雅(《再次杨明叔韵引》),吴讷也注重由俗入雅 (《文章辨体序说》)。而化俗为雅关键在于一个化字。唐代诗评家张为在《诗人主客图序》中将元稹看成是上入室者,而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即将元、白都视为登大雅之堂的著名诗人。可见雅,并不排斥通俗的。至纯的雅,往往古奥、凝重,而缺乏明了性*和群众性*;如雅中含俗、寓俗于雅、由雅返俗,则无俗的痕迹,却有俗的滋味,无俗的外形,而有俗的神韵。这种俗,是雅的极致,也是俗的极致。
  因为它已非纯粹的俗,而是含雅之俗,这就高于一般的俗。《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
  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35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周容《芋老人传》原文及译文

      芋老人传   周 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7
  • “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这两句是说,不要以为这是春天的早上,你(百舌鸟)就更加多事,叫个不停;要知道富贵人家还有晚起的人,他们难道不嫌聒噪?从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颜之推《名实篇》“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名实篇 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02
  • 文言文《吕蒙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吕蒙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宁(即甘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赠送礼物)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一会儿)还船,缚至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0
  • 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语智部·总序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抑有异焉。两舌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3
  • 文言文练习:徐晃传

    文言文练习:徐晃传   徐晃传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太祖授晃兵,使击卷、原武贼,破之,拜裨将军。   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