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夏歌――李白诗词全集

  子夜吴歌·夏歌
  唐代: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注释】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赏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
  诗首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
  “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著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
  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3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捕蛇者说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luán wǎn)、瘘(l&ograv…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39
  •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3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翻译及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163
  • 《旧唐书·王忠嗣传》“王忠嗣,太原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肃宗在忠邸,与之游处。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幼奇慧。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遂从苞受业。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高宗二十七年南巡,以诸生献赋,赐举人,用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0
  • 描写山水的经典古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