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李白诗词全集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赏析】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是超越时空。但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3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汤放桀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汤放桀   《孟子》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53
  • 高中生必记文言文实词

    高中生必记文言文实词   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关人物传记的文章时,会发现有一些字词频频出现,接下来要给大家推荐的是高中生必记文言文实词,欢迎阅读以及参考!   高中生必记文言文实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1
  • 清平乐·采芳人杳原文及赏析

    清平乐·采芳人杳原文及赏析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采集花草的姑娘已经无踪…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6
  • 庄暴见孟子复习必背文言文

    庄暴见孟子复习必背文言文   《庄暴见孟子》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王语(y)暴以好乐(动词,告诉)   2、庶几(shjī):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差不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3
  • 林正大《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 林正大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①。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9
  • 赵普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赵普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赵普文言文的翻译及注释,内容如下:   原文: 普少 习吏事,寡 学术,及 为相,太祖常劝 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