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这首送别友人的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当时杜牧已受命左补阙、史馆编修,将离宣州团练判官之任回京;友人裴坦(字知进,中进士第后为宣州观察使属下判官,与杜牧同事)即离职去舒州(今属安徽)。这首诗抒写了对友人裴坦的惜别之情。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这两句写送友人上路时的情景。首句写时令:日暖泥融,积雪半消,这该是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次句写行人:马蹄踏着芳草,得意春风送来马嘶。芳草,历来象征离愁别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骄,得意。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西南;清弋江,即青弋江,在安徽省东南。此两句是送别友人时望中所见:诗人看到通向九华山的山 路上,白云缭绕,山上的寺庙忽隐忽现;清弋江蜿蜒地流向远村,那平桥上飘拂着新芽初吐的绵绵柳丝。白云缭绕,柳丝绵绵,正像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意。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这两句全为比喻,前一句以高飞的鸿雁喻友人之别离,因其时正值早春,南雁正向北飞,乃即景之喻。的的,鸿雁高飞貌, 似有留恋难去意。后一句以悬挂之旗的摇摇不定喻与友人作别时忐忑不安,茫无所从的心态。悬旆(pèi),即悬旗,可能是十里长亭之酒旗,抑或送行之车旗, 亦即景之喻。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此两句乃别时心中之感叹:我们当年一起来到这里,现在却不能一起回京,就是我回到京城正逢春暖花开,也和你离后的此刻一样寂寞。

   与友人的赠别之诗,贵在写得感情真挚,语句动人。杜牧的这首诗就做到了这一点。他首先就眼前景写出早春积雪半消,“芳草才能没马蹄”的意境;然后就云与 柳的缭绕缠绵自然地暗喻依依别情;接着又用两个明喻形容友人远去之际自己摇摇不定的心境;最后直吐胸臆,道出由于友人的离别即使返京逢春也一样寂寞。作为 千年后的读者,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到了诗人的情深意重,这情与意皆渗透于他信手拈来的一景一物之中,因而我们读到尾联两句时,方感到那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一片推心置腹的真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野菊翻译赏析

      《野菊》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全文如下: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唐诗宴梅道士山房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孟浩然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宴梅道士山房译文及注释 宴梅道士山房译文 我高…

    古诗文 2023年2月25日
    30
  • 《东门之墠》赏析及译文参考

      《东门之墠》   先秦:佚名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东门之墠》译文   东门附近的郊野平地,茜草沿着…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8
  • 目不见睫文言文阅读题

    目不见睫文言文阅读题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 陆绩怀橘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陆绩怀橘文言文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装到怀里)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8
  • 论诗三十首·二十二

    朝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6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