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

  华清宫在长安东五十里的临潼骊山之上。原名温泉宫,因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将温泉水引入而得名,天宝六载 (747)改为华清宫,玄宗常携杨贵妃来此游乐。本诗即就前朝荒淫误国的史实加以咏叹,以讽喻当时统治者“大起宫室、广声色”的腐败现实。此诗创作时间大 约在文宗大和二年(828)洛阳登进士第后赴长安制策登科途中路过华清宫之时。杜牧二十三岁作《阿房宫赋》以刺奢靡,本诗主旨相同。当为其同期作品,杜牧 由洛阳赴长安时正二十六岁。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这两句描写华清宫的繁华盛景和浩大规模。诗人采用远距离视觉,将其全景摄入画面:从长安的方向回望,华清宫画栋雕梁 如同锦绣般美丽,骊山顶上朱门千扇依次洞开。成堆,形容华清宫建筑群之多。次第,形容千门一扇一扇地打开,含有动感,暗示人物正在里面活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李肇《国史补》卷上云:“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宋·谢枋得《注解选 唐诗》卷三亦云:“明皇天宝间,涪州贡荔枝到长安,色香不变,贵妃乃喜,州县以邮传疾走称上意,人马僵毙,相望于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形容走传之神速如飞,人不见其为何物也。又见明皇致远物以悦妇人,穷人之力,绝人之命,有所不顾,如之何不亡?”古人已将这两句诗的涵义说得如此透彻,我 等夫复何言?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汉新丰故城在临潼东十八里,骊山即在临潼。渔阳,在今北京东北一带,此处借指安禄山所镇守的幽州。此句下有作者“原 注”:“帝使中使辅琳探禄山反否,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此两句意为:新丰路上的绿阴间腾起一片黄尘,那是到渔阳安禄山大本营探听虚实的使者骑马回来 了,他们谎报军情说安禄山无谋反之意。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霓裳,指霓裳羽衣舞,其曲由唐玄宗开元时所作,其舞由杨贵 妃所造。此两句紧接上两句:探使谎报军情之后,唐明皇依然在骊山顶上的华清宫中沉醉于霓裳羽衣乐舞,直到安禄山起兵攻陷中原逼近长安,他才和杨贵妃下了骊 山。这里“舞破中原”四字极妙,它把“中原”之“破”,与霓裳羽衣之“舞”直接挂起钩来,这就把荒淫误国之实质一语道破了。

  其三

  万园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万园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这两句写华清宫彻夜笙歌、醉舞逸乐的情景。“万园笙歌”指从少数民族引进的各种音乐歌曲。“醉太平”三个字极好,意 味着动乱即将来临还以为是太平盛世,一个“醉”字点出当局者的昏庸。如果说首句写的是内景,次句即是外景,从高高的明月照着倚天楼殿的冷色静景,更可反衬 出殿内笙歌醉舞的热闹奢靡。暗示出灾难就在眼前却仍如此醉生梦死的可悲。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这两句也是一内一外。前 句又回华清宫内歌舞沉醉的局面。安禄山身体极肥,仍能在唐玄宗面前跳胡旋舞以邀宠掩盖其叛心。“云中乱拍”暗指明皇贵妃都为安禄山起舞拍掌助兴,一个 “乱”字点出安禄山舞姿之憨笨和观赏助兴者之轻狂。后句又是从外景渲染内景:风过重峦都能把宫内作乐的笑声带到山下,可见其逸乐狂热到何种程度,更显出 “醉太平”之可悲可恨!

  杜牧以七绝咏史诗著称,他借咏史讽刺现实。立意高绝,创意新奇,有“二十八句史论”之誉。这首诗写的是本朝史 实,距杜牧生活的时代也只有半个多世纪。诗人敢于触及这一题材并加以痛快淋漓的针砭,足见其胆识和勇气。此外它突破了一般咏史诗的格局,加强了写景成分, 变叙述为描绘渲染,读者在其绘声绘色的描写中,形象具体地看到了当时宫闱的奢靡豪华和君妃的逸乐荒淫,这就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再次这三首诗虽然皆写统治 者的荒淫误国,但却各有侧重:第一首着重写其不顾劳民伤力,以无数人的性命血汗买宠妃一笑;第二首着重写其麻木昏聩,为假象所蒙蔽,灾难就在眼前依然纸醉 金迷;第三首着重写其沉溺淫乐,荒嬉无休,与狼共舞,通宵达旦。诗人从各个侧面形象地揭示了“安史之乱”这场历史悲剧的因由和必然以警戒当朝,这就是他一 唱三叹的用意所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薛憕字景猷,河东汾阴人也”阅读答案

    薛憕传 薛憕字景猷,河东汾阴人也。曾祖弘敞,值赫连之乱,率宗人避地襄阳。 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时人未之奇也。江表取人,多以世族。憕既羇旅,不被擢用。然负才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高考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考文言文知识归纳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5
  • 姚鼐《答翁学士书》原文阅读

      姚鼐   原文:   鼐再拜,谨上覃溪先生几下。昨相见承教,勉以为文之法,早起又得手书,劝掖益至,非相爱深,欲增进所不逮,曷为若此?鼐诚感荷不敢忘。虽然,鼐闻今天下之善射者,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4
  • “张昺,字仲明,慈溪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昺,字仲明,慈溪人。举成化八年进士,授铅山知县。性刚明,善治狱。有寡妇惟一子,为虎所噬,诉于昺。昺与妇期五日,乃斋戒祀城隍神。及期,二虎伏庭下,昺叱曰:“孰伤吾民,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64
  • 《后汉书祢衡传》文言文阅读训练

    《后汉书祢衡传》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融亦深爱其才,数称述于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 四年级《古诗两首》课内阅读题同步作业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均为________诗。   A送别 B叙事 C抒情   2________________送孟浩然去__…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