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渔父(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赠渔父(杜牧)

  这首诗借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渔父形象,讽喻现实社会尽是浑浑噩噩、追逐名利之徒,由此反衬“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者的难得和可贵,渴望洞察社会现实的清醒之士涌现。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这两句刻画出一位睿智的老渔父形象。上句是一个共时性画面:在芦花丛中,深泽之滨,一位老者在静静地垂钓。纶,钓鱼 的绳子。下句是一个历时性的交代:这位静静地垂钓的老人已经历了几十个春秋的烟朝月夕。朝夕,就是早晨和黄昏,意为几十年朝朝暮暮都在芦花深泽静垂钓绳。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这两句用了一个典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楚顷襄王放逐屈原,屈原至于江滨,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 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两句是以渔父之口,说自己在孤舟上、寒水畔,几十年来未遇到过屈原这样 的独醒之人。

  渔父,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一直是一个超然物外的智者形象。从屈原的《渔父》(一说假托)到柳宗元的《江雪》,直到杨慎的 《西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渔父都是老庄式的哲人的化身。杜牧笔下的渔父多了一点氛围和形象的描写,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即是诗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或 者说是自我的客观化,实际上诗人就是一个独醒者,“不曾逢着独醒人”不过是诗人感到世无知音的慨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思诚,字致道,兖州嵫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思诚,字致道,兖州嵫阳人。天资过人,七岁,从师授《孝经》、《论语》,即能成诵。后从汶阳曹元用游,学大进。中至治元年进士第,至正二年,拜监察御史。上疏言:“黄河水溢,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623
  • 管仲教桓公足甲兵的文言文译文

    管仲教桓公足甲兵的文言文译文   桓公问曰:“夫军令则寄诸内政矣,齐国寡甲兵,为之若何?”管子对曰:“轻过而移诸甲兵。”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5
  • 《韩非子·喻老》文言文练习

    《韩非子·喻老》文言文练习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与王隐①曰:有鸟止南方之阜②,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长羽翼;不飞不鸣,观民则。来日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4
  •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全诗翻译赏析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出自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捣衣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柳恽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