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花(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叹花

  此诗未见于《樊川文集》,而最早见于晚唐人高彦休《唐阙史》中。《太平广记》卷二七三“杜牧”条引《唐阙史》载此诗及其故 事:杜牧佐沈传师江西、宣州幕时曾游湖州,见一民间女子十馀岁,极美,遂与其母约定十年后来娶,并以重币结之。大中四年,杜牧授湖州刺史,距其时已十四 年,其女已嫁三年生三子,因赋此诗以自伤。此故事真实性不一定可靠,但从杜牧平生风流倜傥的性格来看,此诗作为一首伤逝之作是有其真实性和较高艺术价值 的。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这首诗题目既是《叹花》,那句句都得扣着“花”字来写,否则即谓离题。诗人说:既然是自己寻春去得迟了,那就不要埋怨错过了花儿盛开的时候,也不要为此惆怅悔恨了。这二句看似豁达,实际是故作开朗之语,这有下两句为证。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这两句仍扣着“花”字来写:姹紫嫣红的花儿被狂风吹得落红成阵了,那树已绿叶成荫,枝枝叶叶之间已挂满青青的果实。这是何等令人遗憾的事呵。“狂风”二字贬抑中包含着深深的恨意;“子满枝”三字冷峻中透露出隐隐的无奈。

   诗贵含蓄。此诗表面是叹花,实际是叹人;句句看来是写花,句句实际是写人,显在的花的意象与潜在的人的意象完全叠合,由花想及人,由人想及花;人就是 花,花就是人。历来以花喻女子者可谓多矣,此诗的独特新颖之处在于:“花”这一意象在变化、发展,象征了人生的沧桑,包含了一种美易零落、毁灭,美只在瞬 间的悲剧意识。因而此诗就不仅写出诗人自己的怅恨,而且写出了人人在生活中都能体验到的美的短暂性与不可重复性的悲怆感受,故而成为历代传诵的不朽名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弟侄书堂》

    原文 题弟侄书堂 唐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 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作品译…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96
  • 司马季主论卜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热…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789
  • 韩愈《杂说四》原文翻译赏析

    杂说四 [唐]韩愈     【题解】   本文原题四则,这是第四则。所谓杂说,是一种文艺性较强的议论文,近似于现代的杂感、随笔。它不拘一格,形式灵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0
  • 周容《芋老人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54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75
  • 《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绝》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绝》的作者是韦应物,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7卷。   原文   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绝   作者:唐·韦应物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