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写诗人远离京城长安,在外地游宦时的抑郁心情。约为任黄州或池州、睦州刺史时作。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据《汉书·汲黯传》:西汉汲黯因刚直敢言,不得久留于朝廷,出为东海太守。汲黯多病,又一次被任命为淮阳太守。汲黯 对武帝说:“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杜牧此处言“淮阳多病”是以汲黯自比。这句意为:自己多病,偶而夜饮求欢。《易林》云:“酒为欢伯,除忧来 乐。”下句中一个“客”字点明自己是客居外地;另外以“袖”之“侵霜”,点出时令为“初冬”,以“烛盘”点出夜饮,这给“求欢”中增添了几许凄凉和孤寂的 因子。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题目既是“初冬夜饮”,上句中又有“侵霜”二字,为何这里又是“砌下梨花一堆雪”呢?是诗 人夜饮得醉意朦胧把砌下的雪花看成梨花了吗?还是以梨花喻雪、雪喻梨花?反正不管怎样,诗人想的是:明年自己又不知流落到何处去了,在此凭栏的还不知是谁 呢?
此诗托出了诗人长年游宦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在凄凉的寒夜,独自一人自斟自饮,以排遣难耐的孤独与寂寞。如果说这叫“求欢”,那这 “欢”中就有太多的苦涩和辛酸。然而就是这样的“求欢”也只是暂时为之,明年今日不知又在何方呢。联系“淮阳多病”的典故,这一切都是由于刚直敢言、诤谏 不阿所致。性格就是命运,从他以汲黯自比,他对这一定律是理解的,而且无怨无悔。至于“砌下梨花一堆雪”,也许又是一个有意识的时空变化,诗人也许是告诉 人们不仅初冬如此,梨花零落的暮春也如此,他的寂寞是恒定的,“求欢”是经常的,宦游生涯总是漂泊无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