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花夫人庙(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题桃花夫人庙

  桃花夫人(作者题下原注:“即息夫人。”)庙在今湖北黄陂县东三十里。息夫人是春秋时陈侯之女,姓妫,嫁给息国君 主,故称息妫。楚文王听说她生得很美,便灭掉息国,将她抢回作了自己的夫人。息夫人在楚宫生了两个儿子,但始终不开口说话(见《左传·庄公十四年》)。这 首诗约作于会昌二年至会昌四年(842—844)杜牧任黄州刺史期间,因黄州唐时辖境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北、京汉铁路以东、巴水以西地,黄陂在其境内。诗中 对息夫人的悲剧命运寄予同情和怜惜。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此二句乃双关之语,既是写细腰宫露井旁之桃花,亦是写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因桃花自是脉脉无言,桃花夫人自入楚宫后亦 是脉脉无言。不过桃花夫人早已去逝,而桃树至今犹存,诗人当是触目此树而思及其人,故得此妙句。细腰宫,楚灵王好细腰,故“细腰宫”即指楚宫。脉脉,无言 相视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度几春,度过多少个春秋。这里我们应注意这个“新”字,千年之桃树至今花瓣犹新,而桃花 夫人早已音容邈然,此乃借物伤人之笔法。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此二句是由桃花夫人而思及息亡之事。历来人们认为:息国 之亡是息妫貌美而招致楚王之兵伐,此乃一贯的“女人是祸水”的陈腐之论。杜牧在此提出质疑:息国到底是为什么灭亡的呀?言下之意是另有其他复杂的原因,即 对祸水论予以否定。后一句则以金谷堕楼人——绿珠之刚烈比喻桃花夫人,意为:她是和金谷园里因被逼而堕楼自尽的绿珠一样可敬可爱啊!据《列女传》:“息夫 人者,息君夫人也。楚灭息,虏其君使守门,妻其夫人而纳之于宫。楚王出游,夫人送出,见息君,谓之曰:‘人要一死而已,何至自苦?’遂自杀。”可见息夫人 即桃花夫人乃绿珠之流亚也。

  历来封建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总是将女子诬为祸水,如纣王之妲己,陈后主之张丽华,唐明皇之杨贵妃……对息 妫亦是如此。杜牧此诗对此腐论提出针锋相对的质问:“至竟息亡缘底事?”至竟,到底也。缘底事,因何事也。这一追问就是对祸水论的彻底否定,把原罪者(君 王)的罪过还诸其本身,这种为女性鸣不平的声音发自一千二百年前真可谓空谷足音。今天的选注者认为杜牧的这句诗“言外之意息国是为了息夫人而亡国的”,还 说“在歌咏息夫人的诗中,提出绿珠来和她相比,对息夫人有所责难,是不够公平的”,这完全是对文本的误读所致。实际上作者是将息夫人与绿珠一同礼赞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荔枝图序文言文赏析

    荔枝图序文言文赏析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4
  •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别是第四句写得太美,容易使…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2
  • 最美逆行者,我们等你胜利的消息诗歌

      这是怎么了 一向不灵光的耳朵   也仿佛听到了龟蛇的呜咽,黄鹤的哀怨   流进我们血脉的长江 正 用滚滚涛声   传递着荆楚大地上 无数生命的’吶喊   就在这一刻…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59
  • 【南吕】一枝花(用尽我为民为国心)

             张养浩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54
  •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这两句是说,秋雨均匀地洒落在紫菊之上,丛丛颜色都那么鲜艳夺目;风在摆弄美人蕉,每片叶子都发出响声。“匀&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9
  • 隔浦莲近

    朝代:宋代 作者:翁元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街檐插缀翠柳。憔悴清明后。泪腊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枝上酸似豆。莺声骤。恨软弹筝手。揾眉袖。嘶总过尽平燕,绿衬飞绣。沈红入水,渐做小…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