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于会昌二年(842)春出守黄州,到会昌四年(844)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约两年半。齐安郡即是黄州。隋代分 全国为若干郡,唐高祖武德元年改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又改州为郡,肃宗时又改郡为州。所以唐代每州都还有一个郡名。黄州的郡名是齐安。故知此诗作于黄州。 诗中写了诗人一种欣赏自然、适应境遇的闲适心态,实际也是抒情主体的自解自宽。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欲散,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此开首二句写诗人所居的环境、状况和时值晚秋的情景。诗人的居处大概离江岸不远。岸边的柳树在风中摇曳着,柳枝已显 得日渐稀疏,点明时令已到深秋。使君是汉代对刺史的尊称,以后用作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是作者自称。诗人说自己的家似“野人居”,“野人”指当地穷苦农 民,仅这三字就可以想见他居处的简陋。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此二句紧接上句说,居处虽然简陋但却好处多多:一则云的容颜、水的姿态可以供我时时观赏(因临近江岸);二则无人干扰监视,我啸咏歌唱、展舒襟怀、抒情言志亦可自由自在。
雨暗残灯棋欲散,酒醒孤枕雁来初——这二句写诗人闲适清静的生活:在落雨的夜晚下棋下到灯残漏尽才与棋友分散;黎明时酒醒了,孤枕上听到第一声雁唳。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赤壁,是孙权刘备联合击败曹操之地,在今湖北蒲圻县。杜牧所在的黄州治所黄冈也有赤壁,非孙刘曹争雄之处,杜牧也如 宋代的苏轼一样,也是借此发思古之幽情而已。这两句意思是:在这当年英豪争雄的赤壁之地,如今只有坐在岸边钓鱼的披着蓑笠的渔翁,曾经有过的一切轰轰烈烈 壮举都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这里“可怜”二字不作古文中通常的“可爱”讲,而近今义。
这首诗以柳岸、疏影,云容、水态,残灯、暗 雨、孤枕、初雁等意象,描画出一个晚秋凄清、飒爽的境界,诗人散淡、闲适的心境便在这境界中得到完满充分的表现。此所谓凡景语皆情语也,情与景两相贴合, 互为表里。具有一双能对大自然审美的眼睛的诗人是有福的,你看他初来黄州时的不平之气(见《闲中作》)在这里已平静了许多。但这对大自然的审美是源于老庄 的虚无,虚无之思净化了功名利禄之想,于是心理平衡了,心灵宁静了,从而方有此作。有的注本中把尾联两句解作“诗人内心深处却仍然向往于英雄事业”,是 “抒发了昔日英雄而今安在的感慨”,这种解释是与全诗的格调主旨相背离的。这两句诗其实和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杨慎的“滚滚长江东 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样,是说人世间的“是非成败”都是“转头空”的,只有“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白发渔樵”才活得自由自在,诗人要像他们一样 “潇洒走一回”。